【中国税务报】平江路:2500年老街“走红”记

发布时间:2019-08-26 10:10访问次数:来源: 纳税服务中心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作者:徐云翔 黄司璇


今年的热播电视剧《都挺好》,让江苏苏州有着2500年历史的平江路成为“网红”,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平江路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街”之一,近年来,从小桥流水的苏式生活和状元大师们的深宅大院中走来的平江路,通过转型发展、业态更迭,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条平江路 半座姑苏城


平江路是苏州市一条傍河的小路,全长1606米,在苏州最古老的宋代城市规划图《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800多年来,苏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平江路却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堪称“古城缩影”。街区内现存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控保建筑45处,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散落其中,犹如一座没有场馆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

明代状元申时行、清代状元潘世恩、国学大师顾颉刚、文学批评家郭绍虞等许多文人雅士都曾生活于此。走在路上,人们仿佛还能在这条巷弄中回想到,状元才子的吟诗作对,全晋会馆的高谈阔论,婀娜优雅的状元夫人赛金花,撑着油纸伞忧郁的丁香姑娘……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平江路往南,不过几步路就能耳闻江南丝竹之声,咿咿呀呀的吴侬软语在城内痴缠。再往巷子深处走,昆曲博物馆的大红灯笼高悬迎客,一曲水磨腔罢,仍觉余音绕梁。建筑、评弹、昆曲、状元、市井等多种元素交错,共同组成了平江路深厚的文化底蕴。


融合新业态 旧貌换新颜


从小生活在平江路的宋骁,见证了老街这10多年的巨大变化。他清楚地记得,2004年之前,平江路上到处是破旧的民房,一条街也就十来家烟杂店、几家大饼油条店。2004年开始,政府遵循拆旧如旧的原则,对平江路进行改造,古老的平江路获得了新生。

平江街道经济发展处处长游奕介绍道:“将文化传统融入商业模式,对苏州元素进行融合与呈现,使平江路形成了‘小而精’文化休闲业态的聚集。”

“等你很久,你还没来,我却已习惯了等你”,三月杂货铺门前的网红三行情诗、电视剧《都挺好》,让平江路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网红商业老街”。平江路还建立了官网,利用自媒体平台覆盖式传播,实现多维度立体宣传。

鱼食饭稻土灶馆因《都挺好》热播,成为平江路上一个网红打卡地。老板陈勇江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饭店2018年经营收入近500万元,缴纳增值税超10万元。预计2019年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还能减少1.5万元左右的增值税。现在我们挣得多了,缴的税反而少了,今后我们将为消费者、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老街新故事 消费新升级


平江路上有一家因“最美国民校服”而刷爆朋友圈的裁缝铺,老板是来自四川的80后姑娘杨蓓。2005年,她大学毕业后来到苏州,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平江路。“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原汁原味的水乡生活,几乎满足了我小时候对江南水乡的全部想象。”杨蓓说,她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并决定在苏州创业。2008年,杨蓓在平江路开了一家专门定制传统古法旗袍和中式服装的裁缝铺,取名“缘杨裁缝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她的裁缝铺逐渐壮大。特别是2019年以来,她的生意增长了30%,截至5月份累计享受了近1万元的减免税优惠。未来,她想继续通过服装设计,传递推广自己对中国传统服饰和文化的热爱。

像杨蓓一样爱上平江路、扎根平江路的商户还有很多。猫的天空之城、荷言旗袍、羿唐丝绸、明堂青年旅舍……在新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他们立足传统,开启“文化+空间+社交”的经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专业化、差异化服务。

据统计,目前生产经营地址在平江路的纳税户271家,注册资本达55.6亿元。清明和“五一”节期间,平江路日均客流突破10万人次,受其辐射下的平江街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5月份全口径税收收入近亿元。

无论是从博物馆中悄悄溜到耳边的悠扬曲调,还是探出粉墙黛瓦外的一抹翠色,亦或街上不时漫出的鼎沸之声,大隐于市的平江路,刺激着游人去探索、去感悟、去品味。


《中国税务报》  2019年07月01日 B4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