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工资条上有了“小惊喜”
发布时间:2018-10-19 09:30 | 来源:中国税务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江苏纳税人谈个税改革获得感
江苏是个人所得税收入大省,2017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位居全国第四位。10月1日起,新个人所得税法过渡期政策开始执行。江苏纳税人工资条上有了哪些“小惊喜”?企业又算出了怎样的“减税账”?记者日前走访了部分纳税人,听他们讲述改革的获得感。
个人晒出“工资条”
刚刚拿到10月工资的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薛新华迫不及待地跟大家分享了他的喜悦:“最近我双喜临门,一是公司9月成功上市,二是个税改革享受了大红包。”薛新华10月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后是9758.48元,按照5000元扣除费用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758.48元,适用税率由20%降为10%,减税430.85元。
苏州大学的一位教授也有同样的感受:“10月等于国家帮我‘涨’了1000多元工资。”这位教授10月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是17268元,与过去相比,少缴个税1112.25元。
应届毕业生小田也发现自己的工资“涨”了,他对记者说:“我少缴税款77.2元。可别小看这七八十元,相当于我20天的交通费。”
南京苏果超市员工王姐忙了一个长假后发现,自己不用缴税了。月薪4500元的王姐,过去每月要缴个人所得税30元,现在直接降为“0”。虽然减税的额度不大,但在她看来,“可以买6斤多鸡蛋。国家给咱的优惠,还是很有营养的”。
个人所得税扣除额从每月3500元上调到每月5000元,中低收入群体获得感最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章亚梅认为,本次个人所得税调整符合国情、利于民生、深入人心,切实减轻了我国中低层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更好地保障了税收公平。“本轮改革后,影响最大的群体就是工薪阶层。老百姓手头的钱多了,国内消费才能被拉动,企业生产就能滚动起来,经济发展才能更加稳健。”章亚梅说。
企业算出员工“减税账”
在江苏,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尝到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甜头”。据长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财务会计胡洁介绍,她所在的企业有职工2500人,其中1500名职工的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后在4500元左右。
胡洁说,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最直观的感受是,公司中近60%的职工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每人每年可节省近400元。一些工资7000元的老员工每个月可少缴税款近200元,降幅近75%。
昆山大型台资企业南亚集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介绍称,他们在昆山有7家独立法人企业,就业人群逾1.1万人。今年10月,公司按照新个人所得税法过渡期政策发放9月工资,计算代扣企业员工个人所得税91.9万元,而上月同样的工资总额代扣代缴的金额是208.2万元,少了116.3万元。“员工的钱包鼓了,我们继续加大投入、扩大生产的信心更足了。”这位负责人说。
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人事部部长赵先生也晒出了“工资单”。9月,全公司有350名职工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个税新政实施后,只有260人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受惠面25.71%。公司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总额也从9月的2.5万元降到了10月的1.05万元,减少1万多元。“这样的减税红包,不仅仅减轻了企业员工个人负担,更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使得企业轻装上阵,为新一轮发展积蓄内在动力。”赵先生说。
税务献上“见面礼”
国庆期间,很多纳税人在手机上都收到了个人所得税新政提醒短信。纳税人关注“江苏税务”微信公众号,还可以看到个人所得税新政辅导课堂直播,接收更多改革资讯。为了让纳税人及时知晓政策,江苏省税务局印制了5万套《新个人所得税法》、10万份个人所得税宣传折页,在全省办税服务厅免费发放。苏州市税务局在苏州地铁人流量最大、范围最广的1号线、2号线上全天滚动播出新税法友情提醒,日均覆盖85万人次。
“个人所得税新政出台以后,新的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升级版也上线了。税务局组织的现场培训和专题辅导特别及时,让我们及时了解了系统的基本信息和操作流程。”中南集团财务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南京医药南通健桥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朱扣梅告诉记者,她在微信群里提出了一个系统操作问题,没想到税务人员直接上门服务,对客户端操作流程和申报注意点进行了专项辅导,帮她解答了困惑。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江苏省税务局共对重点单位财务负责人进行线上辅导1200场,线下培训196场。
一位纳税人表示,他经营一家小企业,平时接受网络信息不多,接受税务局的上门培训以后,他才知道改革后他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减少了38万元。“而且税务人员教会我在家就能操作个人所得税申报的全部流程,很方便。这次减税‘红包’很直观、很明显。”他说。
本报记者徐云翔通讯员赵小行苏水
《中国税务报》10月19日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