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税收故事
发布时间:2018-11-26 16:25 |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金庸武侠小说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宋元明清时期,其作品囊括当时民族民俗、风土人情、地理历史、棋琴书画和品酒诗赋等各个领域,堪称“中国历史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多部作品涉及赋税内容。
《射雕英雄传》:故事的起因是税收
《射雕英雄传》第二回写道:“完颜洪烈见她(包惜弱)脸上变色,笑声顿敛,说道:‘我久慕南朝繁华,是以去年求父皇派我到临安来,作为祝贺元旦的使者。再者,宋主尚有几十万两银子的岁贡没依时献上,父皇要我前来追讨。’包惜弱道:‘岁贡?’完颜洪烈道:‘是啊,宋朝求我国不要进攻,每年进贡银两绢匹,可是他们常说甚么税收不足,总是不肯爽爽快快的一次缴足。这次我对韩胄全不客气,跟他说,如不在一个月之内缴足,我亲自领兵来取,不必再费他心了。’”
宋高宗腐败无能,“绍兴和议”后南宋负担非常严重,朝廷对百姓征敛加重,甚至出现预借赋税。提前征收本年度田赋或征收下一年及以后年度的田赋成为“预借”。为偿还给金国大量的银、绢,预借赋税的事情更是不断发生,甚至预借第三年的田赋。所谓预借,实际是额外增加税赋。
《射雕英雄传》一书通过完颜洪烈的对话将当时南宋称臣金国的形势描写得非常清楚,南宋对金国称臣后“岁供银绢”,甚至由于数额巨大不能按期交足贡赋而造成国家负担繁重,百姓民不聊生,也由此引出一段射雕英雄传奇。
《碧血剑》:皇太极明定轻徭薄赋
在《碧血剑》中第三回写道:“这些时日中,连年水灾、旱灾、蝗灾相继不断,关外满洲人不住进兵侵袭,朝廷无策抗战,百姓饥寒交迫,流离遍道,甚至以人为食。朝廷却反而加紧搜括,增收田赋,加派辽饷、练饷,名目不一而足,秦晋豫楚各地,群雄蜂起。”有关田赋加派分别在第三回、第四回、第十三回和第二十回中出现。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不是单纯的“江湖人”,也没有太成熟的“政治观”,他保留了凡人的特点:用自己(老百姓)的情感去看待问题。且看看袁承志内心的迷茫与叹息:
袁承志心下愤怒,轻轻又揭开了两张琉璃瓦,看准了殿中落脚之处,却听得皇太极道:“南朝所以流寇四起,说来说去,也只一个道理,就是老百姓没饭吃。咱们得了南朝江山,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让天下百姓人人有饭吃……”袁承志心下一凛:“这话对极!”范文程等颂扬了几句。皇太极道:“要老百姓有饭吃,你们说有甚么法子?范先生,你先说说看。”他似对范文程颇为客气,称他“先生”,不像对鲍承先那样呼之为“老鲍”。范文程道:“皇上未得江山,先就念念不忘于百姓,这番心意,必得上天眷顾。以臣愚见,要天下百姓都有饭吃,第一须得轻徭薄赋,决不可如崇祯那样,不断地加饷搜刮。”皇太极连连点头,说道:“咱们进关之后,须得定下规矩,世世代代,不得加赋,只要库中有余,就得下旨免百姓钱粮。”
袁承志暗里佩服皇太极,开始相信若由他来做皇帝,将比闯王更有把握稳定江山。在《碧血剑》及其附录的《袁崇焕评传》中,金庸详细描述了皇太极的治道:知人善任,高瞻远瞩,明定轻徭薄赋。因此,明朝败亡了,满清成了中原新主。
《鹿鼎记》:康熙实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明代三饷加派共得两千万银两,除三饷之外还有“助饷”、“均饷”等加派。加派的负担总是落在广大劳动者身上,只能加速农民的破产和社会经济的崩溃,而明王朝的丧钟也就敲响了。
在《鹿鼎记》二十四回中写道:“他(康熙)沉默半晌……说道:‘老皇帝(顺治)吩咐我爱惜百姓,永不加赋。这句话你先前也传过给我了,这一次老皇爷又亲口叮嘱,我自然是永不敢忘。’韦小宝问道:‘永不加赋是什么东西?’康熙微微一笑,道:‘赋就是赋税。明朝那些皇帝穷奢极欲,用兵打仗,钱不够用了,就下旨命老百姓多缴赋税。明朝的官儿又贪污得厉害,皇帝要加赋一千万两,大小官儿们至少多刮二千万两。百姓本已穷得很了,朝廷今年加赋,明年加税,百姓哪里还有饭吃?田里收成的谷子麦子,都让做官的拿了去,老百姓眼看全家要饿死,只好起来造反。这叫作官逼民反。’”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是中国清代康熙年间对赋役制度的改革措施。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九日,康熙帝宣布将丁银税额固定、不再增收。《鹿鼎记》中关于康熙的人物塑造尽管有一定虚构成分,但在认识“永不加赋”的问题上,与历史基本是相吻合的。康熙帝与其皇太极、顺治等先辈一样,能从明朝的灭亡中吸取教训,充分认识到加赋的危害性,因此制定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赋役制改革措施。当然,在封建社会这种改革措施未必会有实际效果,但至少说明了统治者认识到了永不加赋的重要性,也为康乾盛世的到来打下了一定基础。
金庸小说中关于税收故事,在《书剑恩仇录》“岁纳赋税”、《天龙八部》段誉减免盐税、万民归顺以及《倚天屠龙记》“怜我教众,忧患实多”等故事中均有所描述,尽管小说是虚构的,可金庸先生在创作中,为真实还原历史现场,在税收历史上下足了功夫,这也许就是金庸小说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辛先军 章兵 季桂荣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南通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如东县税务局)
《中国税务报》11月26日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