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江苏经济报】【中国县域经济报】
丹阳税务“融合清单”晒出新机构的新作为
全国性机构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大批新机构陆续挂牌成立,人合事合力合心合成效如何?
发布时间:2018-11-27 11:22 | 来源:新华日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亲,快来围观吧。今天,局里内网晒出了我们新机构的‘融合清单’……”11月26日,这条温馨的短信在丹阳市税务局干部职工中传递,犹如冬日里一股暖流,温暖着这个挂牌成立才4个多月的基层税务大家庭。
“真的没想到,晒出的‘融合清单’内容多达47项!制度编订融合、岗责融合、俱乐部活动、休息室共享……真细啊!”
丹阳市税务局在系统内网晒出新机构成立后的“融合清单”,47项举措是新机构人合、心合、事合的催化剂,将丹阳税务这个666人的大集体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清单”晒出的同时,丹阳市税务局还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党委班子满意度测评”,调查了解广大干部职工对新机构党委班子的意见建议的要求。据统计,测评中,仅“非常满意”一项的比率就高达96.3%。
“这个直观量化的数值真实地反映了干部职工对局党委班子的高度认同,方方面面的融合,细微之处的关爱,让每个干部职工都能切身地体会到新机构领导班子的正能量和大作为……”谈起新机构的党委班子,党建工作股53岁的沈常育深有感触,如数家珍。
“‘暖心工程’‘助力工程’‘质效工程’是我们局推出47项‘融合清单’三大核心工程。项项目标明、流程清、措施实。”丹阳市税务局副局长胡永华边翻着“融合清单”,边热情地介绍说。
“暖心工程”将两支队伍暖成“一家人”。新机构成立后,为让队伍真融、真合,丹阳市税务局从细微处入手,“拎包办公”式的五星级体验,就是“暖心工程”的第一步。“感动,真的感动!”副局长闵仲鹏回忆起从原市国税局搬到新机构办公楼时的情景,感动地说:“当时,我们原国税局一套班子率先搬到原地税局大楼办公,其实心里想法不少。可一踏入新机构的办公室,朝南坐位的办公桌上阳光照耀,桌上配齐了办公用品,就连暖水瓶里也灌满了热水。他们将最好的工作环境都让给了我们新来的同志。看到这些充满关爱的细节,当时我眼睛里真是饱含感动的泪水!”新机构成立短短几个月,丹阳市税务局便组织开展了摄影、书法、厨艺、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健步等十余项俱乐部活动,每次活动都设立 “融合搭档小规则”,通过业余活动的交流互动让来自不同岗位的干部职工能尽快熟悉、聚集情感和融合能量。
“助力工程”打破业务壁垒练就“政策通”。“融合清单”上“助力工程”中的17项业务融合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原国地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干部队伍业务硬实力。创建的“三级培训机制”“菁税英才计划”和“分类分岗集训机制”“培训考评激励机制”四大体系,通过分层次、分岗位、分年龄的业务培训,让原国税、地税业务不再分家。丹阳市税务局征收管理股股长孙明亮介绍说:“我们股室35岁以下的5个年轻人都去参加了‘菁税英才计划’,阶段性的分类分岗培训,3个多月的工作与学习,他们已经从征管岗位的‘生力军’,成长为新机构里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质效工程”助新机构运行驶入“快车道”。“融合清单”上“质效工程”一栏内的15项举措,每一项都很有分量。“制度编订融合”,分3大类梳理原国地税制度规范,承继优秀点、查找差异点、补足缺漏点,实现8项急事急办暂行办法的制定,200余条制度的匹配;“创新项目申报”,着眼“理念、制度、方法、文化”四方面,面向全局干部职工一共征集了40个创新项目,构建起以工作创新促进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格局;优化咨询热线管理机制,高质量落实“一键咨询”,实现原国地税纳服热线远程坐席业务深度融合,日接电量100多人次,在全省县级局中位居前列……
“纳税人是否满意?是检验我们这支新队伍‘融合’成效的试金石!”丹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山鹏承诺式的表态中透出不变的初心。
国家税务总局丹阳市税务局的新机构挂牌以来,推出一系列“减负增效”新举措,用实际行动让纳税人报送资料更少、办税时间更短;扩大“免填单”涉税业务范围,简并常规资料报送,含高频涉税事项15项;全市3000多户新办业务 “全程网上办”覆盖面达98%以上;预审预填办税资料,高峰时段办税引流,实现从进入办税服务厅到办结全程平均用时8分钟……
“我当了近20年的公司会计,这次是你们国地税合并后我第3次来办税厅快捷办税,你们推出 ‘融合’系列新举措,让纳税人真正理解‘融合’内涵的丰富,体会到你们新机构人合事合力合心合展现出的大作为,我要在微信群中给新税务点赞!”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史永红深有感触地说。 孙 军 刘天蓉
《新华日报》《江苏经济报》《中国县域经济报》11月27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