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日报】见证恢弘变迁,无锡税务守正创新勇担当、助发展、惠民生——“税”月40年 扬帆再起航
发布时间:2018-12-24 11:25 | 来源: 无锡日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 |
这里曾经开出全国第一张电子税票,开发出全国首个网上税务申报软件,这里是全国税收征管改革和“金税工程”的首批试点,这里诞生了全国首个纳税人之家,这里还建成了全国百佳国税地税合作市级示范区……40年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徐徐展开,无锡税务与改革同步,随开放同行,勇立潮头,守正创新,勇担当、助发展、惠民生,走出了一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风雨兼程中,浸润着拼搏的汗水;乘风破浪间,品味着历史的回甘。面对风云激荡的发展新形势,无锡税务每次都能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从容跋涉在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在40年峥嵘“税”月里,深深扎根梁溪大地,倾情服务社会民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前端、最紧密、最互动的实践者、助力者和印证者之一。
■1978-1983开篇
一个人的故事:家住宜兴市宜城街道锦绣二村75周岁的华坤元,在宜兴税务部门从事税务工作39年。“1978年,我还是一名普通的基层税收专管员。那个时候,宣传靠吼,交通靠走,开票靠手,外出收税,税票是最重要的东西,一张也不能丢。我总是用方正的蓝布将税票严严实实地包好,妥妥帖帖地放在包中,再牢牢夹在腋下……”华坤元说,改革开放40年最大的感受是,税务工作由原来的手工开票收税,发展成如今的信息化智能缴税。“当年我带着徒弟一张税票一张税票地打算盘,现在回单位走走,当年的徒弟让年轻人演示手机办税给我看,轮到我叫他们师父了。”从上世纪80年代六七万户纳税户到如今承担600多万纳税人和缴费人的管理与服务重任,一代又一代的税务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纳税人的满意指数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指数。
历程:
1978年底,我国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为适应改革开放要求,无锡市财政局(包括财政和税务职能),开始实施利改税试点准备。
1980年到1981年,为适应对外开放、经济往来增多的新情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先后颁布实施。1981年,江苏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在无锡诞生。
1983年1月1日起,为促进国营企业发展,无锡市597户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第一步改革。
1983年,无锡市国营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加6471万元,贡献工商税收47489万元。
述评:改革开放大幕徐徐拉开,思想解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以堰桥乡“一包三改”经验在全国推广为发端,无锡逐步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实现了由农到工的第一次转型。改革需要财税的支撑。1983年和1984年,无锡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分两步实行“利改税”,成功实现对国营企业的利润分配由收利向收税转化。不论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在依法向国家纳税以后,其税后利润都归企业所有,归企业支配。税收在改革洪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财税机构分设应运而生。在培育乡镇企业的同时,无锡税务在积极调动和激活国营企业进程中推出了一系列机制体制领域的创新举措。这一阶段的税收改革,逐步扩大了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发挥了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了无锡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1984-1994激荡
一栋楼的故事:戊戌年冬日,雨雪淅沥不停,位于无锡太湖新城周新路的东绛税务所,四层小楼已静静矗立了40多年。1984年,当时还是无锡县税务局下设的东绛税务所迎来了首批30多位税务干部。“利改税”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更极大地激发了创业动力,大大小小的个体工商户和个私企业悄然兴起。当时,企业去税务所领取发票并自行开具,没有计算机,没有电脑笔记本,税务人就打着算盘,用削短了的铅笔在泛黄的本子上一笔笔核对财务账本上的数字。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施行,东绛税务人通过街边横幅、社区黑板报、走街串巷等宣传形式,实实在在地让群众了解到税收的重要意义,自觉去履行纳税义务。如今,税务所早就用上了电脑网络,一些纳税事项能做到足不出户,网上办理,税务所所在的太湖新城也成了无锡南展北拓战略后崛起的发展高地。随着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税务局正式挂牌,无锡东绛税务所也更名为滨湖区税务局东绛办公区,面向辖区内一万多户工商企业和单位提供纳税服务。
历程:
1984年1月7日,无锡市财政和税务分设,分别单独建局。无锡市税务局内部设置八个科室,下设六个分局和涉外税收稽征处、检查站。
1987年起,“征、管、查”分离,逐步向“按税分管、稽管分开、公开办税、重点管理”的征管模式转变。
1990年,以全国第一张电子税票的开出为标志,无锡税务部门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正式引入税收征管领域。
1994年,全面实施新税制,9月12日,无锡市国家税务局、无锡市地方税务局分设。
述评: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提法得到确认,各个领域的改革由此启动。“统收统支”的财政税收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1984年,无锡全面实行财税分设,由此税务管收,财政管支,体现了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各地掀起了一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高潮。1994年,国地税分设。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构建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级财政体制基本框架,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增强。这些举措激活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了无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1995-2016转型
一个村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江阴华西村抢抓机遇谋发展,推出多项改革举措。很快,华西村在村办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组建华西集团,成为江苏第一个村级企业集团。1995年,华西村的产值在全国所有乡镇企业中名列三甲。2014年,华西村在莫桑比克注册成立华西和林矿业有限公司。地下挖矿,海上淘金,投资AI,参股银行,兴农贸市场,拓旅游服务……布局全球,华西村走出了一条内生经济与外向型经济融合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企业发展从小到大,税务部门的支持始终不变,服务却变得更贴心。”华西集团财务部负责人吴秀琴感慨地说。1978年的时候,华西村交税28.18万元,到2017年底,交税已达13.56亿元,增长了4812倍。1999年7月,“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创了“村庄上市”的先例。上市前,基于拟上市公司业务复杂,涉及问题面广,指导政策不明晰等实际情况,江阴税务部门抽调业务尖子组成“IPO税援小组”,落实“一对一帮助”,贴身服务,听取企业意见建议,了解企业服务需求,依托专家会诊,排忧解难。全力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政策解释与纳税辅导,强势助推企业上市进程。在华西村成为全国首富村的进程中,无锡税务部门积极提供高效便利的纳税服务,不断提升税收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满腔热情,真抓实干,力助企业做大做强。
历程:
1995年4月1日,“税收与改革”全国税法宣传月正式启动。
2010年,全市税务系统逐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形成“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
2012年10月1日起,江苏作为全国第一批“营改增”试点省份,正式启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述评: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挺进,无锡在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由内到外的第二次转型。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继1990年开出全国第一张电子税票后,1997年2月,无锡税务在全国率先研发出网上申报软件,开启了智能办税的先河。为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无锡在2003年12月成立了全国首个“纳税人之家”。历经十余年的建设,“纳税人之家”已经发展成为无锡众多企业和广大纳税人参事评税、资讯服务、政策扶持、权益救济的重要载体,受到了世界纳税人协会赞誉。
改革愈深,其进愈难。从2012年启动“营改增”试点,到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无锡税务部门顺应大势、果断决策、全员发动、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以“营改增”为主的税制改革。这一改革打通了二三产业抵扣链条,减少了重复征税,降低了企业税负,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同时,也间接让利于消费者,使减税红利惠及百姓。
■2017-2018腾飞
一个城的故事:2018年初,无锡凭借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0511.8亿元,成为江苏继苏州、南京之后第三个迈入“万亿GDP俱乐部”的城市(全国共14个),实现了无锡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城市能级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40年前,《光明日报》公开发表无锡籍学者胡福明等人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思想解放的先声为无锡进一步开启改革开放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40年砥砺前行,无锡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江海木业在无锡成立、太湖酒楼开创无锡企业境外投资先河、县域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前列、红豆集团牵头建设的柬埔寨西港特区成为“一带一路”样板园区、“中国企业500强”入围企业连续十二年居全省首位……税务既是这一发展奇迹的见证者,也是这一辉煌成就的推动者。无锡税务以“先行者”的姿态,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全市税收收入从1978年至今实现几何级增长,为无锡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持续释放减税降负红利,仅近三年落实各类税费减免就达1600余亿元。与时代同心,与“税”月同行,在无锡坚持走产业强市、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名城的进程中,无锡税务部门已经并将继续担纲重任,践行使命,奋发作为。
历程:
2017年7月,无锡建成全省首个集“线上线下、人工智能、国税地税”于一体的新型集成办税服务厅,设置10个功能区域,为纳税人提供国地税线上体验、辅导、自助和预约办税等一条龙服务。
2017年12月,按照中央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要求,无锡国地税成功建成全国百佳国税局、地税局合作市级示范区。
2018年7月5日和7月20日无锡市县两级新税务机构正式挂牌成立并对外履职。分设24年的国地税部门全面合并。新成立的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税务局设有15个内设机构、6个派出机构、3个事业单位和梁溪、滨湖、锡山、惠山、江阴、宜兴、高新7个县(市、区)局,负责无锡市近600万纳税人和缴费人的税费征管工作。
述评: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中央着眼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2018年6月15日,江苏省国税地税正式合并。7月5日,无锡国税地税正式合并。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丁源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市税务部门统一对外服务和执法,在全市9个主体办税服务厅向全市纳税人做出‘一窗通办’‘一事不二罚’和‘一次申请、一套资料’的三项服务承诺,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优方式把企业和群众的事情办好,切实把改革红利转化为便民、利民的获得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40年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的新时代,建设世界格局和现代化形态中的无锡,正步入改造传统产业,由大变强的第三次历史转型期。“税”月40年,扬帆再起航。我们坚信,满怀责任、担当与情怀的无锡税务人将不忘初心,守正笃行,深耕主业,锚定高质量发展,孜孜不倦地续写精彩故事和时代华章。
《无锡日报》2018/12/18 A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