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改革新征程 整装再出发
——记积极投身征管体制改革一线的徐州税务人
发布时间:2018-07-24 16:40 | 来源:徐州日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郑微 通讯员 闫士亮 曹真
七月似火,改革流金。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税务局的正式挂牌成立,国税、地税部门分设24年后再次成为“一家人”,徐州税务机关迎来了新篇章。
改革所指,行动所向。在深入推进税收现代化的征程中,在徐州税务机构改革攻坚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舍小我、顾大局的税务工作者们,他们以滚石上山的坚定信念,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担起改革责任,牢记为税初心,立足岗位职责,严格按照改革时间表、路线图,着眼大局、踏实勤勉,克难攻坚、务实重干,砥砺奋进、不舍昼夜,展现了责任和担当,为改革顺利推进贡献力量。
这一轮税务机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对基层税务部门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确保7月征期平稳运行,全局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团结奋进。市局党委一班人,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与一线工作人员一起加班加点,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统筹推进改革各项工作。“打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攻坚战,要让纳税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徐州市税务局联合党委书记、局长胡军对全市税务系统提出了工作要求。
“为了国税地税业务能够更好地融合,让纳税人深切地感受到新变化,我们提早完成各项系统参数的配置和测试,目前,全市税务系统税款、规费征收业务均能正常办理。”征管部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仅用一夜的时间就完成了“金三”系统各项升级和测试,保障了征管信息系统有效衔接和运转。为了不影响白天工作,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培训业务知识,确保了合并后的首日平稳运行。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做实做足各项便利化举措。并在原有基础上,优化窗口设置,用更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展现新机构的新作为、新风采。
每一天的辛苦工作,每一夜的无怨无悔加班,每一项不厌其烦地测试,每一次仔细地探究,都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责任”的含义。7月16日是征收期最后一天,12366纳税服务热线及远程坐席更是迎来了话务的最高峰,当天咨询电话突破1000个,其中戴薇一人就接听了120通电话。电话量多了,咨询问题的种类更多了,个性化问题转接我来接、疑难问题转办我来办、忙线回拨我来拨……在一键咨询面前,大家不分你我、互相补位,并做好跟踪回访。下班了,电话渐渐沉寂下来,大家面对着电子显示屏上的接通率,沙哑的声音里却满是不甘:“我们还应该能接得更多啊!”
邢臻,作为“一键咨询”的业务骨干,由于工作太忙,根本无暇照顾嗷嗷待哺不满一岁的孩子。有时深夜回到家中,她只能轻轻抚摸孩子熟睡的小脸。她说:“对此我也十分感谢家人的理解。”像邢臻一样,还有许许多多的一线人员尽心尽责地服务纳税人。“本月固体废物处理量错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谢谢啦!”晚上10点15分,看到微信里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回复,吕静回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陈大伟,解放路办税服务厅负责人。改革以来,每天都要组织大家业务培训,开展流程测试。晚上7点多了,他的手上还有一张记得满满的问题清单,处理完一条给纳税人回复后再用笔划掉:税干小王提出的业务问题已解决、新办企业的问题已解决、处理社保问题等待住院的大爷问题已解决……
7月13日下午临近下班时分,徐州市金虹大酒店办税人员武秀华到发票发售窗口办理领取发票业务。由于对业务操作不熟悉,未带金税盘,导致不能领购发票。眼看就要下班,窗口人员韩雪主动联系税控服务公司,并提供延时服务40分钟。纳税人十分感动,专门发来感谢信。
年轻税干朱媛媛,怀孕7个月“准妈妈”依然坚持在办税服务厅的工作岗位上。她曾经2次因为过度疲惫住进医院,却拒绝了领导调岗的安排,始终和其他人一样加班适应新系统。她说:“干好本职工作,给孩子一个榜样,也是妈妈的职责。同时,看到纳税人满意的微笑,我就觉得所有的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李维娅,作为一名大厅的值班长,每天身边总是围着前来办税的纳税人和咨询业务的同事,大家称她为“业务解答器”。张琭琭,办税服务厅的前台人员,面对各类纳税人,她更是耐心接待和解释;枯燥的数据,重复的操作,她不允许发生半点错误。她说:“作为窗口单位,纳税人对我们来说就像是‘顾客’,只有‘顾客’满意了,我的工作才做到位了。”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始终洋溢着时不我待的豪情和投身税改洪流的激动,无论年轻年长,无论职务高低,每个税务人都在这场集体作战中找回了激情,寻到了意义,奏响了服务纳税人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