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爱心妈妈”的公益“税”月
发布时间:2018-09-25 16:02 | 来源:中国税务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今年8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在南京举行江苏“时代楷模”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如东市税务局的“爱心妈妈”团队被授予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爱心妈妈”团队是由如东市税务局56名女干部组成的,为困境儿童提供帮扶的学雷锋群体。她们24年如一日,坚持以常态化的善行义举,从经济上给予资助,从生活上给予帮助,从成长上给予扶助,让留守儿童留住快乐,让孤困儿童感受温情,让失学儿童圆梦放飞,让残疾儿童有爱无碍。她们先后帮助1200多名孩子,其中206人重返校园,132名孩子考上大学,106人实现就业。
洪美是“爱心妈妈”团队最早的成员之一。1997年,她读大学的儿子突然失踪,她和丈夫从此踏上漫长的寻子之路。一路上,当她看到许多离家的孩子,便下定决心,今后要尽其所能去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在他乡得到别人的帮助。一次,洪美听说马塘镇一名下岗女工的丈夫身患尿毒症,孩子面临失学。她主动寻访到这户人家,为这名女工找工作,帮孩子交学费。在洪美的资助下,这个孩子考入重庆大学,如今已在上海成家立业。他多次联系洪美,想登门答谢,都被洪美婉拒。她说:“做这些事,只不过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我不图回报,只求心安。”
1998年8月,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沙梨乡母施村遭遇连日暴雨,14岁的岑秀琴跟着父亲修补摇摇欲坠的房子。母亲牵着家里唯一的母牛去集市,准备卖掉母牛,为家中的4个孩子筹集学费。没想到,她一去3天都没有回来。秀琴每天都到山头上眺望,最后等到的是邮递员送来的一封信。信中,一位来自江苏如东名叫沈虹的阿姨,说要资助她上学。原来,沈虹从一本杂志上了解到,广西妇联正在开展“爱心护春蕾”活动,便将壮族失学女童岑秀琴列为资助对象,帮助她完成学业。一周后,沈虹将2000元资助款寄到秀琴的学校,秀琴如愿回到课堂。此后的多年里,秀琴不仅经常收到现金、衣物,还有沈虹写给她的书信,鼓励她战胜困难,努力学习。“在阿姨的帮助之下,我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都是阿姨出的。我大学毕业后,阿姨又帮我找了工作。我谈恋爱了,她也不放心,让我把男朋友带到如东来给她看看,她要帮我把把关。”秀琴结婚后,沈虹又出了几万块钱帮助她创业。如今,秀琴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服装销售生意也十分红火。她深情地说:“我拥有了世界上两个最好的妈妈,一个是我的亲生母亲,还有一个就是我的沈虹阿姨。要不是阿姨向我伸出双手,我可能永远生活在大山里。”
“爱心妈妈”曾提出这样一句口号:“志愿服务我参与,本职工作争一流。”目前,56名“爱心妈妈”中,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35人,税务师17人,注册会计师1人,取得法律执业资格的5人。
更令人欣喜的是,“爱心妈妈”带动了更多如东人加入到爱的奉献的行列,全县514支志愿服务队、16万多名志愿者发出了以实际行动向“爱心妈妈”学习的倡议。一颗颗志愿帮扶、助人为乐的爱心,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滋养着雷锋精神之花,让它在如东大地绽放。
本报记者 徐云翔 通讯员 如瑞轩
《中国税务报》9月25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