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交汇点】制造业降税 力度空前干货满满
发布时间:2019-03-17 22:59 | 来源:新华日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今年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安排,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位列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
“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实施更大规模减税时,人民大会堂内响起热烈掌声。
作为制造业大省和全国制造业基地,江苏制造业规模居全国首位,此轮大规模降税对企业将意味着什么?记者进行了采访。
企业获利实实在在
“报告中的干货特别多、特别接地气,最突出的就是制造业降税,这让我们热血澎湃,也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锦石欣喜地说,“这次降税的力度是空前的。”新政策红利,让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法人代表武兴安备受振奋。公司8000多平方米新车间已拔地而起,新生产线即将投用。作为老牌农机企业,为了扭转低端产能过剩局面,公司去年投入1个多亿打造智能生产车间。而启动资金,正是新政实施后拿到的8000多万元退税款。“这轮降税政策一旦落地,将大大助力我们研发高端产品。” 武兴安说。
启东吉莱电子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芯片、封装成管、可控硅等产品,去年共缴纳增值税670万元。会计徐欢欢表示,更大规模降税,将给企业进一步减负。
“制造业税降3个点,意味着制造企业可以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发展。”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蒋昭乙说,在企业人力成本、融资成本等各种成本难以下降的情况下,降低税负可大幅下调企业运作成本。
腾出手来引才研发
“降低税负,直接降低了企业成本,有利于企业加大对技术专家和人才引育力度,稳定高端人才团队。” 江阴市科技局局长周琛表示,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相对增加,从长远看,产业转型、结构调整更具动力。
“社保负担一直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痛点。目前我们共有763名员工,单养老保险每月要缴纳114万元,若税率下降至16%,每年能省216万元。” 江苏森松重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文锦说。
江苏建总控股集团董事长赵志远表示,企业正处于传统建造向智慧建造、绿色建造转型的阶段,税率调整,“将使企业议价能力彰显,利润空间提升。”“用更大规模的减税,把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真正解决,才能进一步发挥江苏实体经济的优势。”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所长孙克强说。
税务部门当好“税小二”
去年,我省优化简化“税务登记注销”等20多项改革标志性涉税事项流程,“一厅通办、一键咨询”“一套资料办、一事不二罚”等便民措施落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将33个关联事项整合为6个线上“套餐”,仅“新办企业套餐”就为纳税人减少办税成本超亿,“银税互动”帮助近30万户企业获得贷款超过1400亿元。
华西集团财务负责人吴秀琴说:“国税地税合并以后,所有涉税业务‘一厅通办’,让我们省时省心省力,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办税成本。”
“事实上,在深入企业调研过程中,看到企业遇到订单减少、资金不够、裹足不前等困难时,我们同样非常焦灼。”宿豫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飞坦言,“总理说,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作为我们基层税务人员,最好的作为就是用足用尽用全各项优惠政策,给企业‘输血’,增强企业‘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