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转型中坚守 创新中突围!减税降费提振制造业发展信心

发布时间:2020-01-06 15:25访问次数: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聚焦实体经济,特别是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深化增值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发展信心和创新活力,厚植投资创业热土,推动更多制造业企业在高端制造领域不断前进,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

在“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徐州,徐工大吨位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成为高铁沿线一道亮丽风景。在这里,各类先进制造设备协同作业,经过一条高效运转的智能化生产线,数以百计的钢板、结构件“脱胎换骨”,变成了台台装载机械精品发往全球各地。2019年8月12日上午,有“世界第一吊”之称的徐工集团4000吨履带式起重机XGC88000准备就绪,向沙特启航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

近年来,在国家减税降费等利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徐工集团坚守工程机械主业,不断加大智能制造的研究和投入,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精心打造中国自主装备品牌,连续30年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是业内唯一一家被国家授予中国工业大奖和全国质量奖的企业,连续多年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前十强。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来到徐工集团,他强调,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创新正是徐工的根,是徐工的魂。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聚焦实体经济,对徐工集团等制造业企业而言,增值税适用税率从16%降为13%是重大的利好。2019年4月-10月,徐工集团享受增值税减免17149.09万元,减少各项附加税费2057.89万元,全年预计可减免各项税费4.2亿元。

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对徐工这样的企业是非常好的一次发展机遇,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让我们有更充裕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推进企业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有这样好的环境,我们非常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点赞减税降费。

减税降费给徐工集团带来了“真金白银”,企业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中。2019年1-10月,徐工集团研发投入29.74亿元,同比增长10.94 %,减税降费成为徐工集团冲击国际装备制造第一方队的助推剂。

在扬帆海外的历程中,徐工集团曾经对投资国的税收制度不了解,导致同一笔收入面临双重征税风险,给企业“走出去”带来困扰。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税务局针对徐工集团精选业务骨干,成立服务专家团队,“专户专员化”开展政策宣传和纳税服务。 “税务部门的高效服务及时解决了我们开拓海外市场的涉税难题,让集团更加放心地干、大胆地走。”徐工集团副总裁吴江龙说。

目前,徐工产品远销183个国家和地区,在其中35个国家的出口占有率居第一,产品销售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7%的国家,年出口总额和海外收入持续居中国行业第一;拥有巴西制造基地等15个全球制造基地、KD(散件组装)工厂及合资企业,并购德国施维英等3家欧洲企业。

从东非高速公路到马尔代夫跨海大桥,从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到卡塔尔世界杯球场,在减税降费的助力下,徐工集团“大动作”频出:“世界第一吊”“神州第一挖”、全球最大吨位自卸车……一台台“大国重器”走下生产线,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产业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