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张家港保税区税务局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4-01 09:59 | 来源: 张家港保税区税务局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 |
2019年,作为征管体制改革后完整运行的第一年,张家港保税区税务局在省税务局和保税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有力领导下,统筹优化税收执法方式与完善税务监管体系,坚定法治理念,规范税收行政行为,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不断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有效提高税务行政管理效能,推进了税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的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现将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全面履行税收工作职能
1.保障组织税收收入。以组织收入质量为底线,统筹组织收入与减税降费,实事求是地组织收入。依托金税三期,夯实征管基础。推进税种精细化管理,积极发挥税收服务发展的作用,全年完成税收收入83.4亿元。做好分析预测,坚持科学征收、依法征收的原则,坚持组织收入不动摇。动态调整重点税源企业名单,确保收入数据准确真实。强化税种管理,落实深化增值税改革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支持发展作用。
2.深化减税降费成效。以获得感为着力点,完善配套措施,跟进政策落实,将减税降费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做到“应享尽享、应减尽减”,全面兑现减税降费红利,切实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3.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努力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压缩“新办企业套餐”时间,优化税务注销分类处理,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创新服务方式,升级微信服务号和叫号系统,进驻24小时政务服务驿站,整合升级自助设备,大大提升自助设备使用率,自助机成为发票发售“主力军”。推动协同共治,建立税务、企业、中介的沟通机制,加大对涉税中介机构的支持和监督力度,纳税人满意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提高税收制度建设质量
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2019年以来,严格落实《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省局要求对税收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工作。加强涉税文件审核管理和政策执行反馈。妥善处理各级政府部门的涉税综合文件主办、会办工作,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税收政策的质量和实效。认真落实总局《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报告制度实施办法》,按季上报《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加强税收政策反馈力度,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准确性和真实性,提高反馈工作质量。
三、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强化依法决策,制定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明确税务机关重大决策范围,对重大税务决策均通过党委会议、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等集体研究决定,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建立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杜绝违反法定程序决策。推动税务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推进税务法治建设。坚持法治化工作理念,成立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依法治税。确定我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标准,规范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流程,提升审理质效。跟踪做好破产企业欠税债权的申报入库工作,全力保障国家税收权益。
2.强化征管和信息化建设。为巩固扩大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成果,全面构建新税收征管体系,我局全面做好金税三期并库上线以及上线后运维、管户迁移调整、数据清理与处理,做好委托代征(二期)、增值税发票管系统2.0版、ITS等系统的上线,稳妥推进社保费征管职责划转完成机关事业养老社保费系统初始化上线工作。对照省局下发《统一职责清单和操作规程》文件要求,对清单外征管业务事项任务、未按照规定程序等进行排查,配置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流程。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化服务器和网络布局,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3.全力构建“1+5”新税收征管体系。以风险管理为核心,贯彻落实省局征管事项清单与征管业务规程,逐步梳理征管职责业务事项清单和操作规程。顺应减税降费和税制改革要求,对税收征管事项及流程实施动态调整优化,进一步增强税收征管业务事项适配性。开展基础管户和数据清理工作,保障数据准确迁移。重构全局网络,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检查问题整改,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
4.提升税收监管质效。坚持新办企业、增版增量约谈制度,把好税收监管的入口关。发挥风险管理在事中事后的效能,开展基础数据采集与账号清理维护,整合征信系统数据,推进快速防控系统建设,确保风险应对任务质效。做好落实“三项制度”准备,强化督察内审,加强内部监督制约,切实防范管理类风险。发挥税收稽查的“利剑”作用,加强与公安经侦协作,统筹开展重点税源企业专项检查、随机抽查工作、增值税发票协查、举报案件查处和“打骗打虚”两年专项行动,持续发挥税务稽查威慑力,营造风清气正税收氛围,维护公平公正税收环境。
五、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
1.加强内部风险防范与控制。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和抓好内部控制监督平台日常运用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厚植内控文化氛围,强化对税收执法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第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修订和完善内控制度,梳理和排查税收执法风险、行政管理事项风险等,形成内控风险事项目录,制定风险防控措施。第二,充分运用内控平台。安排专人负责疑点数据的监控管理,对于平台产生的执法疑点数据及时开展核查和整改。运用平台指标开展常态化风险扫描,对疑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核查。
2.强化开展执法督察与疑点核查。一是完成年度督审项目。为做好督审工作,提高督审质效,督审前成立督审小组,召开督审动员会,制定督审实施方案。督审中根据执法督察的重点建立风险指标进行扫描,筛选疑点数据。建立督审台账,对督察工作进行动态化、痕迹化管理。二是配合完成省局推送疑点的核实整改工作。业务部门坚持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整改、第一时间反馈的原则,认真核实,立查立改,不留死角,加强管理,保障后续。
3.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工作。根据总局和省局关于推进“三项制度”工作要求,印发《国家税务总局张家港保税区税务局关于优化税务执法方式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工作落实方案》。统一安排部署,将任务分解到相关科室,明确主责部门,规定完成时限,确保三项制度推进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税收执法方式,保障税收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4.严格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对日常风险点扫描和执法督察发现的问题,坚持边查边改的原则,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整改台账,由专人负责跟踪核查整改情况,动态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及时整改到位。对于确实存在执法过错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责任追究。
六、完善权利救济和纠纷化解机制
1.落实税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为规范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涉税风险,聘请1名法律顾问。提供涉税法律问题咨询,参与审查、修改、起草相关涉法文书,提供应对税务行政诉讼、复议等法律服务,帮助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法律疑问。
2、规范审理重大税务案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大税务处理处罚案件标准。合理调整审理委员会人员,促进常态化、规范化开展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在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对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及法律依据等进行全面审查。在保证合法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合理性问题,维护纳税人合法权利。
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1.贯彻落实公开制度。结合《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抓好上级相关文件的解读和具体工作的落实。5月份国务院公布修订后《条例》后,局领导积极派员参加上级业务培训,本级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业务辅导,基本实现全员参与,全面学习。上下理解条例,执行条例,调整优化工作流程,特别重视信息的公开审核机制、依申请公开会商机制等方面,全面落实监督岗位责任。
2.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结合年度工作部署,及时依法依规将推进权力责任清单、税收政策法规、征管改革措施、纳税服务信息等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按照工作规定,严格依法依规全面公开。结合减税降费工作,将税收政策法规、办税服务、税收执法信息、税务机关自身建设等方面有序公开,确保纳税人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政策内容。
八、增强全社会税收法治观念
1.宣传渠道常创新。保税区税务特服号将接通率高、准确率高、好评率高作为工作基本要求,人工接听话务率保持在全省保持前列。按时通过“保税区税务”微信服务号对外发布宣传信息,点对点推送减税降费通知,及时将相关政策传递到纳税人。设立电子税务局操作辅导、涉税专业服务QQ群、重点企业咨询微信群等,分别由业务骨干负责专项解答。紧跟潮流,开通纳税人学堂网络直播间,面对面宣传辅导。选派青年税干驻点中介服务机构,互学互促,共同进步。
2.政策培训常开展。从纳税人需求角度出发,以“分级分类、点面结合、全部覆盖”的方式开展宣传辅导。先后分政策类别、纳税人规模和行业开展培训23场次,覆盖企业5000余户。积极回应企业需求,组织人员深入企业,“点对点”地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辅导。
3.税法宣传进校园。为培养孩子们的纳税意识,将来做一个依法纳税的合格公民,走进当地中学开展“税法宣传进校园”活动。税务干部深入浅出向同学们讲述税收含义、纳税义务、税收职能等内容,发放《纳税指南》知识手册,提升学生“学税、护税、纳税”的思想意识,加强下一代的社会责任感。
九、加强税收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1.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法制机构人员保障,重视和加强法制部门人才培养,鼓励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税务师考试等,拓展工作空间,提升履职能力。聘任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作为单位的法律顾问,根据要求参与处理法律事务,为工作决策和重大事务处理进行法律论证、提出法律意见,提供与工作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研究具体法律问题,充分发挥外聘法律顾问的作用。
2.提升税务人员法治能力。加大公务员初任培训中法律知识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激发队伍整体活力。全面实行税收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常态化举行业务能力与执法水平相关培训,通报学习成果。加强与市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协作互通,通过业务联系法律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案件,不断提升税收人员法治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