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宿豫税务这样干
发布时间:2020-04-08 16:48 | 来源:宿迁市宿豫区税务局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 |
“从来没想过,我一个农村妇女,也能有拿工资的一天。”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董墩村敬良电子厂一线工人张彩霞整理着手中的电子,笑得合不拢嘴。她告诉记者,“现在在村里工厂上班,不仅能照顾老人,每个月还能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这都要感谢税务局的帮扶。”
记者了解到,在宿豫区关庙镇董墩村和丁嘴镇德高村,像张彩霞这样在“家门口”上班、工作家庭两不误的农户不在少数。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的背后,是宿豫区税务局真抓实干的精准帮扶。
“自从挂钩扶贫这两个村后,我们就确定了‘立足脱贫、谋求致富、分步实施’的基本工作思路,从完善基础设施、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壮大集体经济三个方面实施精准扶贫。”宿豫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飞说,一系列的举措激发了贫困户们勤劳致富的理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经济中来,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9年,宿豫区税务局被评为宿迁市“扶贫挂钩先进单位”。
要想富,先修路。张飞告诉记者,宿豫区税务局在调研中发现,这两个扶贫点均存在部分道路不畅、不通的问题,于是立即协调交通部门前往现场勘查,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硬化村组1500米道路。同时,出资2万元帮助水汉村修建道路600米,提高了村民出行便利度。在此基础上,宿豫区税务局还向村委会赠送电脑、空调、农业杂志、办公桌椅等,使村办公条件达到标准化要求。并捐赠4万元费用、篮球架,用于建造儿童乐园和村民休闲小广场,不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村口这条路都断掉好多年了,村民出行很不方便。税务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很快资金到位、工人到位,600米道路修好后,你看看现在多方便。”德高村村民丁成指着村口刚修好的路说。
为了充分挖掘税务干部的扶贫潜力,宿豫区税务局实施“一户一策”帮扶举措,全体税务干部在节假日、全国扶贫日、农忙时节纷纷走访慰问贫困户,为他们带去农业科技杂志、生活所需慰问品和农业生产物资,积极开展志愿活动和支农活动,帮助农户抢收忙种,对村庄环境进行清理,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
宿豫区税务局在“授人以鱼”的同时,还重点进行“授人以渔”,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全体村民真正走上脱贫致富路。
该局在德高村和董墩村分别成立60亩金针菜和50亩茭白种植合作社,带动了村民就业近40人,分别增加村集体年收入5万余元;帮助两个村购置农机、建高炮广告牌,分别增加村集体收入3.5万元和5.9万元;在两个村成立“霸王爱心”超市,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在德高村建成大型养猪场,目前已达年出栏3万头生猪的规模,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联合妇联推进家门口就业工程,合理引进“三来一加”项目,创建家庭生产小作坊,调动董墩、长兴和水汉村留守中年妇女闲置劳动力资源,从事服装鞋帽、手工编织、工艺品制作等加工生产,带动村民就业45人,人均月收入达2000元……
“税务局这几年在精准扶贫上真的做了不少实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董墩村支部书记李先才感慨地说,疫情期间,宿豫区税务局领导还亲自来慰问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为村民送去了方便面、消毒液、一次性防控手套等防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