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常州武进税务局:沉下心到基层 产业帮扶真脱贫

发布时间:2020-05-25 09:10访问次数:来源: 学习强国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天气晴朗,阳光和煦。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厚余村村民老蒋通过一个电话,就敲定了一笔订单。他欣喜地说:“今年种植的观赏盆景,非但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反而还卖出了高价,这多亏武进区税务局请来专家,感谢他们手把手为我们精心指导。”

像老蒋一样,从昔日的水稻种植户变成了如今的花木种植大户,家庭年收入逐年增长,这在厚余村已不是新鲜事。

厚余村是武进区税务局的对口帮扶结对村。自2011年起,武进区税务局不断夯基础、激活力、助民富、聚民心,从硬件到软件帮助厚余村脱贫致富。10年间,村民们鼓了腰包,走上了富裕路,而乡村环境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厚余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3万元,成功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搭桥修路,为村民打通致富路

厚余村位于嘉泽镇东北角,虽距全国最大花木市场——夏溪花木市场仅几公里,但10年前,这里通往外界的村道,只有一条2米多宽的小路,村民们想要发展,也只能“望路兴叹”。

2011年,武进税务局领导到定点帮扶村实地考察时,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并提出:“要致富,先修路。”于是,武进税务局与村委一起从设计、规划、资金筹集到施工建设,用了近半年时间,一条直通延政西路的宽6米、长5公里的水泥村道建成了,彻底打通了厚余村到夏溪花木市场的“大动脉”。村民刘仁根感慨地说:“这条路,既架起了村与花木市场的通道,更给了村民种植花木的勇气和信心。”

传授技术,由输血变造血

厚余村土地肥沃、河流环抱、绿树成荫,有着得天独厚的花木种植优势。瞄准花木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武进税务局专门请来专家,在全村大力推广花木种植技术。

“黄师傅,你家黄杨要修剪了。”“蒋师傅,这周花木市场有盆景种植分享会,一定要去听啊。”就这样,在田头,专家们手把手地教会村民如何种植花木。

“有的村民想开网店,但没有技术支持。我们立即组织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武进区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沈凌云说,在产业引导上下功夫的同时,更注重培养村民通过“互联网+”方式“带货”,拓宽村民的销售渠道。

截至2020年4月,厚余村花木种植面积达1900亩,花木总产值超过1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几年前的1.2万元增至3万元。产业的转变,真正促使了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扶贫“第一书记”,带着村民一起奔小康

“聚焦民生、谋利于民。”这是武进区税务局扶贫小组的初心与使命。

2019年,武进区税务局湟里税务分局副局长薛朝阳被区委组织部门选派,调任嘉泽镇副镇长、厚余村“第一书记”。

薛朝阳知道,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量大。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并重,搭好平台,找对方向,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村里,他与村委班子一起制定开展了“八个一”工程,并借助主题教育,将“三会一课”等党组织活动进行有序开展,让党员带头,带动村干部公道处事,一心为民。

大卡车没处停,村里集资筹建了300平方米停车场,解决村民们的“拉货难”;瓶装液化气换气烦,村里筹资了80余万元铺设天然气管道,解决村民们的“用气难”;一桩桩、一件件暖心事、贴心事,解决了一个个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

提升村级基础设施的同时,不忘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修建村健身广场、送戏下乡、农家书屋、书画比赛……村民们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成长,切身感受到了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如今的厚余村,村庄环境大变样了,村民们的心更齐了。大家更乐意到村委会,和村干部们交交心,谈谈村发展,一幅富裕、祥和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在徐徐开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