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南京税务助力地方经济“育新机 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0-06-28 09:59访问次数:来源: 新华日报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社会运行恢复正常,南京市税务局聚焦“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精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南京“四新”行动,为南京经济“育新机 开新局”增添税务动能。2020年1-4月,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61.05亿元,其中2020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89.45亿元。

减税降费“还”发展动力

2019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有力拉动了消费、投资、就业增长。其中,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退税政策对处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关键期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及时雨”。

众能联合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程机械租赁的B2B企业,仅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退税政策一项优惠政策就节约资金超过1000万元。“公司在成为引领者的发展道路上,离不开税收助力,节省的资金全部再投资再经营,特别感谢国家及税务部门对企业发展的帮扶。”公司财务总监刘爱国介绍,众能联合已经与国内外一流设备制造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仓储物流及服务保障体系,成为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的引领者。

同样受益于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退税政策的还有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奥特佳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汽车空调压缩机厂商。疫情暴发初期,该公司当即响应政府号召,采购了2000余万元新设备,进一步扩大产能,全力以赴生产疫情急需救护车用空调。得知奥特佳存在大量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秦淮区税务局安排专人跟踪辅导,开通绿色通道,在2个工作日内就办理了退税资金180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营运资金压力,拉升了企业持续生产能力,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精准帮扶“缓”发展压力

两会后,国家帮扶企业的政策再次加力,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等税费政策延期、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延期缴纳等政策连续出台,让“真金白银”落到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

汤姆家的西餐厅是南京市一家小有名气的餐饮店,而疫情的暴发让这家西餐厅店迎来了开业以来“最惨淡”的时期,其客流量和去年相比下降了50%。提及最近出台的关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延缓缴纳政策,餐厅负责人张先生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虽然没有直接的减免税款,但这相当于为我们提供了将近一年时间的‘无息贷款’啊!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帮扶下,我们非常有信心能继续经营好我们的小店。”

企业稳下来,岗位保得住。作为小微企业,位于河西华采天地内的人气餐饮——“尚一汤”(南京市粤遵餐饮有限公司)同样可申请所得税缓缴至明年。据了解,此前受疫情影响,尚一汤店铺经营一度陷入困境。建邺区税务局主动联系,将最新优惠政策送上门。“所得税延缓缴纳,再算上之前享受到的增值税、社保费等减免优惠,共可为公司节带来约15万元的现金流,这一‘减’一‘缓’,让我们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和资金去恢复元气。”尚一汤财务经理吕婷欣喜地说。

尚一汤是华采天地内众多商户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华采天地汇聚了200多家商户,贡献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大部分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均不同程度享受到了支持政策。目前华采天地5月的营业额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商场整体人气的复苏和商户经营状况的好转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银税互动“焕”发展活力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竞争的最大优势,而疫情造成了众多小微企业资金链紧绷。除了各项优惠政策加快资金“回流”,税务部门还联合金融机构,扩大“银税互动”受惠范围,帮助小微企业以“信”换“贷”。

作为一家主营医疗器械制造、销售的企业,南京本元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为了抗疫工作的需要,订单数量有所增多,让企业不得不开足马力组织生产,但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销售的产品经常存在回款难、回款慢等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资金流的缺口,企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关键时刻,“银税互动”产品解了燃眉之急。在南京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本元科技凭借B级的纳税信用评级,成功申请到“线上鑫联税”贷款20万元。法定代表人唐城表示:“在家通过电脑网银,线上就申请到了贷款。资金转起来,我们的生产也跟着转起来了。还有税务部门之前带来的3多万元税费‘红包’,我们在复工复产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踏实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