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沭阳税务:优化执法服务助“六稳”促“六保”
发布时间:2020-08-25 10:19 | 来源:光明网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 |
国家税务总局沭阳县税务局把争创“1+5”新税收征管体系示范点作为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的重要抓手,强化自我修正,严格程序把关,聚力团队协作,有力地提升了纳税人缴费人对税法的遵从度,为助“六稳”促“六保”作出了积极贡献。风险应对成效对收入的贡献率位居全市所有考核主体第一位,标志着“1+5”新税收征管体系在沭阳全面落地。
引导自我修正 注重良性互动
认真落实《全国税务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五年工作方案》,根据监控预警时发现的不同级别的税收风险,采取更正提示、业务阻断和推送核查的服务手段,防范、化解和消除税收风险,提高纳税人自愿遵从和税务机关促进遵从的能力,实现征纳双方良性互动。
优化完善风险应对方式,把提示提醒作为风险应对的必经程序。强化对风险信息的整合、转化,全面采集风险疑点信息,成立工作专班开展风险疑点信息转化工作,固化分类提示提醒模板,形成纳税人易理解、可修正的风险点清单。并以提示提醒函方式发送纳税人自我修正,提升自查自纠率。凡纳税人能够清楚解释或主动自查消除风险疑点的,立即结束应对流程予以结案。1—7月份,全局风险应对“提示提醒方式”占比达76.5%,位列全市第一,纳税人自我修正能力切实提升。同时,采用提示提醒方式应对结案比例大幅提升,仅7月份就结案74户,占当期结案总户数的70%。江苏冠源木业有限公司办税人员赵海洋说:“税务部门通过提示提醒方式,引导纳税人规避税收遵从风险,有利于生产经营活动不间断,纳税人很欢迎。”
优化人员配置 注重团队协作
围绕技能、学历、资质等关键要素进行全面考评,选优配强从事风险应对骨干力量,确保配备的人员顶得上、豁得出、靠得住,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精准、高效、全面。按照征管资源配置要求,调整充实18名优质人力资源到风险管理岗位,风险管理人员占全局总人数的40.26%,专业从事风险应对人员占全局总人数的33.12%,属地分局专业从事风险应对人员全部达总人数的50%以上。组建由16人组成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等三大风险应对支持团队,开展深度分析,提高风险信息的针对性、指向性;成立有26人组成的机关综合风险应对团队,确保重大复杂及跨区域风险任务的应对落实好、服务好。
加强执法环境建设,投入50万元设置“约谈室”“查账室”“审议室”“档案室”等专业化办公区域,配齐音、视频配套设施,全程录音录像,强化执法监督。通过团队协作,风险应对效率大大提升,户均完成时间大幅缩减,6月份以来推送的应对任务户均完成时长仅22.3天,有效地提升了服务纳税人缴费人水平。在全市二季度“纳税评估之星”评选结果中,绩效评分前100名中该局占39名,前30名中占10名。沭阳县税务局风险管理股负责人孙兆兵介绍:“通过团队化应对,发挥了1+1>2的效应,不仅使税务人员得到了业务砺练,也使税收执法服务更规范。”
严格检查审批 注重程序把关
聚焦结果导向加强风险管理,要求应对人员注重质量的同时加快进度,无特殊情况,原则上风险应对时长需压缩在30日内;严格控制风险应对任务延期申请,无特殊原因的不得申请延期,确需延期的,一个涉税案例最多申请延期一次。实行实地检查审批制度,原则上一户纳税人一年之内下户检查不超过一次。做实集体审议工作,所有综合风险应对案件办结前都要进行集体审议,强化程序把关,切实减少执法不规范现象。
把风险应对质效作为颁发新征管体系示范点“流动红旗”的主要依据。按季评选10名“纳税评估之星”,采取等级赋分法将所有评估人员的原始数值进行排序,按排名比例划分不同的等级并确定不同的分数,结合执法文书质量,综合计算绩效得分。对获评“纳税评估之星”的,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通报表扬并给予奖励,精塑严格执法、优质服务的鲜明导向。优先应对上级指令性任务,凡指令性任务未办结的原则上不推送其他任务,截至7月份,省局指令性任务完成率高达73.8%,位列全市第一。结合在办任务,识别推送自发任务78户次,其中省局指导性任务61户次,占比达78%,户次和占比均位列全市第一。该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义军表示:“全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通过数据分析和线上应对引领税法遵从,实行合议制度并严格审批,优化、简化应对流程,加强过程监控和质量管理,切实维护好复工复产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