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全力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0-09-30 14:32访问次数:来源: 央广网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走访、座谈、问卷征求意见200余条,梳理查摆问题30项,完成整改28项……”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盐城市税务局召开“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专项行动推进会,对今年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复工复产、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推进便民办税等专项工作进行跟踪督查“回头看”,确保群众堵点痛点问题整改到位,全力服务新发展格局。

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坚持在一线找短板、找弱项

“税务部门不仅高效帮助办理了7400多万的出口退税、1000多万元的社保费减免,而且在企业合并重组的时候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冯娟说。

“通过走访得知企业因发展规划调整需要战略重组,我们就派曾经参与过企业重组的税务骨干组成专家组,主动上门对接,用实打实的服务精心呵护企业加速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东台市税务局局长仓定华介绍道,从税收宏观策略,到具体细节处理,提供的重组特殊事项处理税务方案,保证了企业重组的顺利进行。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盐城税务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带头到基层一线调研,通过座谈、走访、问卷以及“服务进万企”等形式,收集纳税人、缴费人、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了解当前广大纳税人和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急、所忧所盼,找准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的堵点、影响社会民生的痛点和关系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难点。活动中,累计征集系统内外意见建议200余条,经过自己找、群众提、集体议、上级点等多个环节,共梳理出房产交易阳光便民办税、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等问题清单30条,逐条分解责任单位部门,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方案,并列入全系统重点督查项目。

打通堵点,消除痛点,优化税收服务利企业、惠民生

“手机扫一下就能直接登录电子税务局,比起以前要输入一大串账号密码方便多了。”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办税服务厅,前来自助办理月度申报的殷女士掏出手机,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二维码扫一扫,便立刻登录了网上申报界面。

今年来,盐城各级税务机关聚焦群众办税缴费堵点、痛点,积极探索建设智慧+服务厅,打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体验。在主推自助办税区、办税体验区、宣传辅导区三大功能区域的同时,全力推广网上办税、自助办税。目前,电子税务局和自助办税终端承担了办税厅约96%的涉税业务。实行新办企业套餐、交房即发证、发票网上申领邮寄,一般业务平均办理时长2分钟、等候时长5分钟,纳税人满意度居全省前三。

“在平台里有专门的征纳交流群,有事就‘DING’一下,管理分局的同志会及时给予我们回复。”盐城东山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徐梅也为平台点赞。

刚上线的“盐税通智能服务平台”不仅方便纳税人及时接收税源管理分局推送的涉税事项提醒,及时办理税费优惠备案、催报催缴、风险自查等业务,而且还能开展税收政策服务培训辅导。

补齐短板,做强弱项,全力服务经济内外  “双循环”发展

“能顺利拿下订单,多亏了纳税信用贷款。”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法人郑荣芝很快就收到了农业银行建湖支行的贷款。受影响,不少企业都曾遇到资金难题。一家时装有限公司也一度因为资金周转不畅,差点错失大单,关键时刻,税务部门力推的“银税合作”项目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通过成立“税银联盟”做大“朋友圈”,鼓励在盐金融机构加入“银税互动”,并将纳税信用等级A、B级放宽到M级,从纳税信用修复、信用额度期限、审批放款流程等,进一步扩围增额提速,紧急贷款实现“秒级响应”。

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利用增值税发票信息颗粒度细等特点,为部分供应端、销售端受阻的企业,提供产业信息匹配,切实解决上下游不畅问题,打通当地产业链。挖掘税收数据增值潜力,全面分析各行业开票销售、发票抵扣等信息,及时发现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聚焦盐城新能源、汽车制造等特色支柱产业,利用税收大数据分析研判,加快补链、接链、强链。

立足稳外贸稳外资,促进外贸转场内销。认真落实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创新“E速退”出口退税服务,推行容缺办理、“无纸化”流转,实现  “随到随审、即审即办”。盐城维信电子有限公司财务经理严春斌坦言,“速度更快、手续更简、服务更周到,一笔2283万元的出口退税审批办结仅需一天。”(岩瑞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