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江苏税务靠前问需“出实招” 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发布时间:2020-09-04 08:42 | 来源: 新华社江苏分社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 |
江苏是外向型经济大省,今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全国居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帮扶政策,帮助外资外贸企业渡难关、保市场、保订单。为了让税收政策入企“直达快享”,江苏税务部门主动靠前问需,精准施策解难,借助苏税通平台、社交平台等渠道,实现税企掌上即时互动,打通税企交流“快速通道”,运用税收大数据,“点对点”主动提醒,确保优惠政策直达市场主体。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高端视觉检测设备国际领先供应商,但受疫情影响,今年2、3月产能同比下降30%、20%,同时疫情防控物资费用大幅上升,公司运营压力明显加大。“在江苏税务部门的辅导下,公司得以递延缴纳企业所得税1060万元,流动资金压力得到极大缓解。”公司首席财务官张力说。
位于南通开发区的精技电子(南通)有限公司一度筹划追加投资,但受疫情影响,外方股东对加大投资打起了退堂鼓。得知上述情况后,当地税务部门及时上门,为企业深度解读外企利润再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外方股东最终决定新增投资500万元。该企业上半年经营逆势增长,销售突破人民币1亿元,同比增长36.4%。作出再投资决策的新加坡精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国财频频点赞,“中国政府支持企业抗击疫情的财税政策力度很大,我们对在中国的发展更加有信心了。”
同样受惠于优质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5月实际增加投资3.515亿元,享受递延纳税优惠3515万元。“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增强了我们在昆扩大投资、发展壮大的信心。”公司财务高级经理蔡云深说。
“面”上有全面覆盖的宣传辅导,“点”上也有量身定制的个性服务。聚焦政策服务、涉税难点、办税需求等,江苏各地税务部门纷纷成立“涉外税收服务”专家团队,坚持线上沟通与实地走访并重,为外资外贸企业提供个性化“菜单式”服务。
受国际疫情冲击,“出口转内销”成为外贸企业化危为机的重要方式。今年3月以来,扬州金霞塑胶有限公司外贸订单骤降超过三成,原材料堆积如山。面对产业链受阻困境,厂长屠新业决定将多出来的外贸产能转移到内销市场,但开拓内销市场绝非易事,资金、渠道都是“难点”。
为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扬州市广陵区税务局“涉外税收服务”专家团通过线上线下多平台积极宣传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迅速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80余万元。今年“618”网购节中,扬州曙光牙刷厂一天就销售了超过16万支电动牙刷,实现了企业生存发展的“突围”。
受疫情影响,江苏洁欧康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一度困难,国内订单延期率超过60%,国际订单下降40%,国际运输成本大幅度提升,资金周转压力激增。东海县税务局获悉情况后,立即对洁欧康科技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帮助企业用足税收优惠。“社保费减免加上出口退税率上调政策,预计可以为企业增加23万余元的现金流。”公司总经理赵代尚说。
“去年公司新增了至中东地区的发动机及汽车整车出口业务,及时高效的出口退税助了我们一臂之力。仅1-5月份就办理出口退税1.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824万元,对扩大销售帮助很大。”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财务部长仇大华表示。
此外,江苏税务部门还推出了“网上办”“容缺办”等系列举措,用“极速退税”方式持续精简退税环节,为外资外贸企业注入发展“活水”。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这1015万元的税收优惠真是雪中送炭。”正在寻求银行贷款缓解资金压力的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朱梅娟感慨,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向企业“点对点”推送税收优惠政策提醒,并且不到2天就为企业已扣缴的税款办理了退税手续。
常州西莱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欧洲、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复工后企业部分员工无法及时返岗,导致生产进度缓慢、交货压力增大。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常州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为企业办理了退税相关手续。公司负责人许映说:“从申报到退税只用了1天时间,近50万元退税款就到了公司账上。”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江苏外贸外资回稳向好、好于预期。全省实际使用外资124.6亿美元,继续名列全国首位。同时,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0061.7亿元,降幅持续收窄,增速好于全国平均0.4个百分点。
“外贸、外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税务部门在企业办税负担上做‘减’法,在税收红利上做‘加’法,帮助外贸、外资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坚定了发展信心,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石岿然教授表示。
下一步,江苏税务部门称,将以更高质量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以更实举措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以更大力度服务“六稳”“六保”大局,用税收“组合拳”推动外资外贸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