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客户端】减税降费助力制造业提升科技创新“成色”

发布时间:2021-03-12 09:40访问次数: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减税降费,润企暖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多件税费大事,“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一道道“加减法”释放暖意,让企业发展信心更足、获得感更强。

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根本所在。对于制造业而言,伴随着减税降费红利的持续释放,企业有了强劲的资金支持,增强了企业延长产业链的能力,也成为推动制造业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走进江苏一家制造阀门的生产车间,生产线上火花四溅,切割、焊接、涂装……工人们正在忙着赶制订单产品。作为一家生产高、中、低压铸铁阀门、不锈钢阀门、球墨铸铁管配件及环保塑料阀门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管网建设,生产工艺处于国家前沿位置,多次在南水北调等国家大型工程中大显身手,产品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这对于技术创新企业来说无疑减轻了负担,增强了信心。近几年我们的研发费用逐年增加,20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逐步显现,公司主打市场的核心产品共有18大系列、380余个品种,高新产品占80%以上。”该阀门制造生产企业法人代表魏道德表示,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上,今年将建设年产3万吨消失模环保节能型生产线,研发生产外观质量好、不变形、无污染、加工余量小、零泄漏的产品,助力企业向全国阀门行业的第一方阵阔步迈进。

新技术的应用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不断加码的优惠政策、不断释放的减税红利、不断优化的纳税服务,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策红利不仅让企业获得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更增强了我们发展壮大的信心。”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提档升级,让徐州从事科技发展的藏继民底气十足。据介绍,持续的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近期又投资2300多万元增加新的生产设备。延长产业链后,新增200多个就业岗位,销售收入预计比去年增长30%。

为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税务局推出了一系列服务举措:实行“企业办税e路通”服务,让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建立“首席税务联络员”制度,为企业提供定制式应需服务;梳理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徐税通”智能化征纳互动平台、税企微信群、纳税人学堂等媒介提供定向辅导,确保税收服务及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企业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2020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50万元,减税降费让我们有更多资金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我们还会享受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红利。有国家政策的密集释放、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我们更有信心、有决心,也更安心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核心技术突破,以精工细作提升创新‘成色’。”徐州的工程机械企业财务负责人葛娟有感而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