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扬州经开区税务局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助力提升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1-05-28 17:02访问次数:来源: 光明网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前不久,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首届企业家发展大会,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潘学元现场向与会的300多家企业负责人承诺:坚定不移把服务企业放在首位,以更优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舒心、省心、顺心、安心、暖心。

企业是市场主体,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2020年,扬州经开区共有各类企业超2万家,入库税收34.2亿元,占全区税收的98%,企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4.8%,并形成了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轻工三大百亿级主导产业。为推动园区“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5年底,经开区将着力培育300亿级企业2家、100亿级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100家,以及上市企业10家;创成“专精特新”企业20家、独角兽企业3家、瞪羚企业10家。

营商环境好了,才能形成“虹吸效应”,吸引更多的项目和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紧紧跟随经开区党委、政府步伐,从税务队伍建设入手,围绕“主动发现问题、精准有效发现问题”,不断强化行政管理权、税收执法权的运行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为园区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贡献力量。

“企业在前面奔跑,我们就要帮助他们做好税务方面的各项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招商引资不仅要有‘硬环境’,更要有良好的‘软环境’”。开发区税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吴兵说。

“在以往监督过程中,单靠纪检机构专责监督,力量可能有些薄弱。”开发区税务局纪检组长沈卉介绍,作为税务机关具体业务政策执行的各内设职能部门,更贴近实务,更知道问题所在,让他们参与到监督中,精准性更好。

为此,开发区税务局致力于发挥职能部门探头作用。首先,转变职能部门观念,让职能部门明白监督不是找茬,目的不是追责问责,而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帮助部门防范风险,让大家愿意参与监督;其次,从制度上、机制上加以固化,特别是在一体化综合监督运行的初期,督促职能部门制订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将一体化综合监督纳入绩效考核,逐步转变原有的“重布置、轻检查”的习惯,让大家逐步适应监督氛围;最后,详细列明监督内容、工作底稿、分析报告、考核指标等具体要求,让职能部门知道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变无形为有形、变模糊为清晰、变弹性为刚性,使职能监督真正落实落地,形成合力。

同时,该局还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协助监督。第三方调查者身份更加隐蔽,让他们开展明察暗访,便于发现推诿扯皮、态度傲慢等作风问题,及时对调查反馈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

“我们局体量较小,很少收到举报信访和问题线索,但我们深知,没有发现问题不代表没有问题。”沈卉表示,该局将全国税务系统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归类,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警示教育和监督检查,有的放矢开展以案促改,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在监督办税人员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中,开发区税务局还尝试用大数据发现问题,通过税收管理的“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推动税收的全程智控,实现以“智”税来“治”税,开展智慧监督。

据悉,该局纪检部门努力培养数据意识,改变以往单纯依靠经验,碰到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的做法,自己动手查数据,逐步培养智慧监督意识;同时积极探索数据情报分析等应用工具,不断提高数据运用本领,知道数据在哪里,怎么去应用,逐步实现“经验导向+数据导向”的风险排查途径,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下一步,开发区税务局还将以更严密的监督举措,确保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落地,确保入园企业各项税收政策应享尽享,以更优的税务营商环境,助力园区“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