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上市红”背后的“税务蓝”
发布时间:2021-08-12 08:56 | 来源: 常州经济开发区税务局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 |
日前,常州经开区在全省9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中跃升至第4位。在这片创新发展的沃土上,先后有11家企业顺利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上市后备企业36家、股改企业89家,上市氛围十分浓厚。国家税务总局常州经济开发区税务局依托全面深入的政策落实和精准定位的税务专业服务,以上市企业“助推手”之姿,助力跑出企业上市的“经开速度”。
全面护航,推进“无死角”风险防控
“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如果有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涉及的个人所得税该如何计算缴纳?”“重组资产能否开具增值税零税率发票?”“企业上市后如何进一步规范财务和税务行为?”……作为经开区拟上市的企业之一,常州某焊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丁金虹在与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提出了一系列涉及企业上市的问题,税务部门工作人员一一进行了解答并提供了政策辅导。“我们公司正在全力冲刺上市,税务部门周到的服务措施、细致的政策讲解、及时的风险提醒,让我们在上市的涉税方面吃了‘定心丸’。”财务负责人丁金虹对税务部门为企业的上市服务较为满意。
企业上市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税务处理的“干净”程度,因涉税问题处理不合规而无法成功上市的企业不在少数。为了不影响企业上市进程,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雷区”,经开区税务局推出上市风险预警服务,通过数据情报管理平台提取数据,分析企业近年来生产经营、投资构成等情况,并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上市计划等各方面信息,为企业全面梳理上市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税收风险,助力企业构建立体式风险防控体系,从源头上防范和监控企业的税务风险,服务企业“平安上市”。
精准导航,构建专业化处置机制
往年会计科目的追溯调整、非货币性资产评估入股、转增股本等涉税疑难事项,业务复杂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较高,往往成为企业上市过程中不小心就会踩到的“地雷”。为帮助企业清除上市“路障”,经开区税务局以“服务即时、服务专业”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税收服务质效。由区局领导带队,开启“局长直通车”,要求区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定期上门问需问计,开展面对面服务,增进税企互通互信;面对上市过程中的常见涉税业务,建立快速处理通道,由专业骨干组团上门辅导,开展税收政策一次性告知、追溯调整一条龙办理、涉税资本运作一体化处置的专业上市涉税服务,以税务部门专业度的提升,换取企业上市涉税办理复杂度的降低。
2020年6月1日在主板“敲锣”的常州市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这套专业服务的受益者。该公司主要产品是由电动推杆、手控器、电器盒及其他配套零部件组成的线性驱动系统产品,上市过程中涉税需求较为复杂。“在上市过程中,不管是问题咨询还是业务处理,只要打个电话,税务工作人员就会即刻帮我们妥善解决所有的问题。”该公司财务总监陈绪培说道,“不仅如此,在企业成功上市后,税务部门在财务管理、涉税风险防范等方面,持续给予我们最专业的帮助。”
跟进续航,赋能新增点助推发展
江苏某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上市,从事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能总量居全国前五。作为一家老牌上市企业,企业今年启动建设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项目,被列入2021年省重点项目,一期投资10亿元,项目达产后,有望使公司跻身国内第三大玻纤企业。
“企业今年上了一个省重大项目,涉及新增用地、购置生产设备、建造新的生产线,我们刚电话咨询税务部门相关政策时,他们就主动上门,详细了解项目中的涉税事项,在今年8月份,我们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1796万元。”该公司财务总监周熙旭说。同时,税务部门也会第一时间为企业带去最新的优惠政策辅导。周经理表示:“今年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出台后,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就联系我们,及时告知我们加计扣除比例、扣除方式上的新变化,鼓励我们进一步加大研发创新,我算了下,根据最新的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今年上半年企业研发费投入2485万元,加计扣除的比例从75%提高到了100%,可多加计扣除621万元。而且,以前只能在次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现在在当年10月份预缴时就可以扣除。这些政策就是及时雨,是对企业研发最实在的鼓励和支持,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持续研发不断创新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