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惠风和畅 为优化营商环境添翼护航
发布时间:2022-11-29 14:26 | 来源:无锡局纳税服务科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码头塔吊林立,管网交错纵横。上半年,江阴港口以不到4%的长江岸线完成了江阴全市79%的外贸货物吞吐量,接卸外贸货物数量位居长江沿线港口之首,这里犹如一片壮观的钢铁森林,目送船舶扬帆起航,产品远销全球各地。
“既有江阴港的天然地理优势,又有国家一系列支持出口退税的政策和举措,我们企业发展信心十足。”江苏天晨船舶进出口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姚卫芳笑着说道:“多亏了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2700多万元的退税款当天就到账了!充裕了公司的流动资金,可以马上投入到新一批打桩管的订单生产中去了。”
作为一家从事船舶设备销售的外贸出口企业,天晨船舶的产品生产周期较长,金额较大,资金周转压力大。了解到企业困难后,江阴市税务局立即安排专岗人员对接,“点对点”辅导资料准备,“手把手”指导退税流程,即报即审即批即退。考虑到企业信誉较好,还为其采取“容缺办理”先行办退,并做好后续的资料跟踪审核,防控涉税风险的同时加快企业资金回流,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政策落实有力度、有温度、有速度,让我们感到省心,办税体验也更舒心。”在姚卫芳看来,出口企业能够不惧国外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稳住外贸业务稳健发展税惠服务始终相伴。
在不断优化的税收营商环境下,一家家面临“资金之渴”的市场主体华丽转身,业务发展驶入快车道。对此,江阴市康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也颇有感触。
“订单数量减少,原料进价提高,销售价格一度下降近37%……”回想之前面临的经营困境,康赛纺织的主要负责人崇惊春记忆犹新。今年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出台后,江阴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划型标识,运用税收大数据对企业进行政策筛查,并建立主动问需机制辅导企业办理退税,对企业实际享受的优惠情况进行跟进,以“政策+服务”的双轮驱动,确保税惠政策“全覆盖”“精准享”。
“税务干部第一时间帮助我们梳理优惠政策,耐心细致地辅导操作。目前我们已累计收到了368万元的退税款,利用这笔资金购置先进设备,提高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预计年产色纺纱能达到8千吨,销售额可达到2亿元。”崇惊春笑着说。
深入企业问计问需,直联辅导精准滴灌,响应诉求纾困解难。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江阴市税务局在宣传辅导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网格化”“非接触”办税辅导,确保政策效应释放“不打折”,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