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账单”落入“企业钱袋” 激活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22-08-18 12:43访问次数: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翻开江苏省南京市税务局最新公布的“税惠账单”,一笔笔沉甸甸的数字,化成流进市场主体的“资金活水”,成为企业乘风破浪的动力,为助力稳定市场预期,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7月20日,南京市累计落实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60亿元。其中,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329.3亿元,是去年退税规模的2.7倍;各类新增减税降费71.9亿元;各类缓缴税费60.8亿元。

在谈及留抵退税政策时,企业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信心”。

4月1日,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实施首日,江苏科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次性退还80多万元存量留抵税额,到账的资金及时解决了疫情期间资金难题;5月1日,中小企业开始办理留抵退税,“五一”假期后一上班,南京凡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就收到了退税款。

今年以来,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将真金白银直达企业,及时缓解资金压力。

“根据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新政,我们可以享受留抵退税277万元!”江苏小厨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借税费优惠之力,开启版图拓展模式。企业财务负责人张信兰介绍,今年疫情多点散发,门店客流量有所下降,企业在外卖基础上探索开展社区团购、直播优惠套餐等营销新模式,营业额逐渐有了起色。“一部分退税款将用于建设配套现代种养殖基地、食品加工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另一部分将用于扩展新店。”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东表示,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是今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主要措施,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助力企业生存发展,为宏观经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在雨花台区,南京旭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正建设“南京雨花人工智能产业园”。在近日税务部门举办的一场“政策送达会”上,公司财务经理马鹏飞算了一笔“政策落实账”和“发展效应账”:增值税留抵退税283万元;2021年,研发费用享受到158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2022年上半年享受医保减免8万余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优惠、社保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了负担,‘躺’在账上的资金‘活’起来,我们将用于招揽高科技人才、提升创新实力。”

南京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既有阶段性措施,又有制度性安排;既有减免政策,又有缓缴退税措施;既有普遍适用的减负政策,又有特定领域专项帮扶措施;既有延续性安排,又有新增部署;既有中央统一实施的政策,又有地方依法自主实施的措施,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为市场主体输血、造血。

企业“落袋”的资金,被用于稳岗就业、购买原材料、扩大生产、技术研发等,发挥了助力实体经济、促进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高达2000余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公司加计扣除了2100多万元。”企业研发总监王卫中说,“我们将乘着税收优惠政策‘东风’,用好税收红利‘加速剂’,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落实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不仅要在便捷服务上“送一程”,更要在精准辅导上“帮一把”。

在近日举办的“税费优惠直达快享?精准服务助企纾困”会上,近54万户纳税人收到量身定制的税费优惠政策“红利账单”。企业适用哪些优惠、政策依据是什么,每项政策能享受多少钱,企业一目了然,申报时心中有数。

为推动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快享直达,南京税务部门创新构建税收优惠模型,精准识别应享受优惠企业,为每位纳税人建立专属账户,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让税收红利以最快速度直达企业。

“通过大数据筛查,公司可以享受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共计560余万元。申请后,税款很快到账。”近日,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徐先生接到了建邺税务智能客服“小e”的来电,“从事‘数字技术’工作的我们,接到税务局打来的‘数字’电话,很惊喜。”

“通过主动靠前服务,精准辅导、精准落实政策红利,有针对性地对各行业纳税人精准施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扶植恢复生产经营,增强市场主体应对困难的底气。”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斌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