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优服务 助力锡企扬“新”帆
发布时间:2023-10-30 09:18 | 来源: 交汇点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 |
以工而兴,靠商而荣。近年来,无锡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锻强产业集群。在产业强市的背后,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税务局精准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各项税费优惠政策高效落地,助力锡企在科技创新之路上稳步前行。
税惠赋能,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走进长广溪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取料、升降、转向、码垛……一台台协作机器人搭载上码垛工艺包,紧锣密鼓地进行调试。“这款机器人可以为客户工厂生产效率提升18%。”公司财务人员袁芳介绍。
作为成立不到5年的科技型初创企业,长广溪智造前期人员投入极大,50%以上的研发资金都用于研发人员的工资。“资金需求量大,退税资金的及时到位对我们尤为重要。”袁芳表示,“继10万元出口退税到账后,我们又享受了近150万元的留抵退税,让我们留住研发人员、投身智改数转更有信心。”
据悉,无锡市税务局结合本地企业实际情况,通过“税收大数据+电话调研”,筛选出既有出口退税资格又有留抵退税“双退税”的出口企业,精准提醒、精细辅导,力求最大限度发挥税惠叠加效应。与此同时,聚焦企业实际需求,在出口退税业务办理流程上“再提速”,确保业务办理周期平均在2个工作日以内。
税惠加码,集成创新。无锡沐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主攻可重构安全加速芯片和智能网络芯片。“布局‘中国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背后,税惠政策给予了很大支持。”公司CEO朱敏博士表示,“7月,我们享受了上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100多万元,最近又从微信公众号看到了集成电路产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的好消息,营商专员也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政策要点和申报流程,预计今年可再享受约400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我们研发创新增添了新动能。”
服务“加码”,培育更多“专精特新”
税收优惠政策赋能之下,众多企业正华丽转身,不断转型升级,在“追”精“逐”新的道路上疾驰飞奔。政策加持的同时,无锡税务部门组建“首席税务服务官”团队,主动对辖区现代产业集群分批次分行业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辅导。此外,还大力推广云端集约办税,通过远程交互、数据分析、简办快办等方式推动组合式税费红利直达快享。
江苏天安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了工信部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财务经理蔡伟君坦言,“在公司上升期阶段,‘税务服务官’团队持续精准推送各项政策辅导,用税收优惠的‘真金白银’为我们提供坚强的资金后盾。”2022年以来,天安智联享受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额84.7万元,据悉这笔资金将全部用于开拓市场和促进系统研发。
谈及税务部门的服务,刚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同样获得感满满。从2019年发票临时扩版至千万元申请,到2021年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再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多次扩围升级,企业发展路上,税务始终一路相随。总经理孙立新感慨,“无论是政策指引、业务指导,还是网络实操、风险提示,税务部门的服务切实帮助我们解决了创新发展路上遇到的问题,让我们安心进位专精特新。”
税务助力,重大项目“加速跑”
在江阴高新区,盛合晶微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实现4年翻倍发展的记录,仅用十年不到的时间飞速成长为省级独角兽企业。今年,公司三维多芯片集成封装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重大项目,从开工建设到设备进厂仅仅5个月的时间。“项目加速建设是因为企业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去年以来我们一共收到了超两亿元的留抵退税款,这些实实在在的税惠红利被用来扩大再生产,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寒青介绍道。
留抵退税政策让项目投资款项“流动”起来,持续优化的服务举措则让项目建设“奔跑”向前。“项目落地之初,税务部门就送来了涵盖税收政策、办税服务、风险控制等内容的定制清单,还对增值税、印花税、环保税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易发生的涉税风险进行温馨提醒,真是心连心的精细服务。”项目负责人崔东欣喜地说。
盛合晶微是无锡税务部门服务重大产业项目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以来,无锡税务部门创新“1+1+3+6”工作机制,为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产出评估、要素保障、开工建设、竣工满产、绩效评价提供前期联动服务保障和项目建设服务保障,落实好重大项目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做好涉税政策服务综合协调工作。
税收赋能,太湖潮涌。无锡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专精特新等重点创新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税收专属服务,推动科技创新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让一大批在业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单打冠军企业在这片沃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