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徐州税务:“三个融合”着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3-11-10 09:26 | 来源: 【江苏经济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税收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作用,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更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结合2023年税收研究课题工作,徐州市税务局围绕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中税费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突出问题展开研究,总结出一系列值得借鉴、值得推广的做法和经验,努力打造负担更轻、办税更快、服务更好的税收营商环境,为高质量推进“两个服务”贡献更大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党建+业务”相融合。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双融双实”机制,结合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政治理论学习融入组织收入、减税降费、优化服务、征管改革、智慧税务、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学习主体跨级联合,每月确定一个县级局党委进行联合学习,市、县局党委中心组成员同场学习、共同讨论,不断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习主题多方征集,围绕总局、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安排与工作重点,与县级局共同拟定学习主题,确保主题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学习效果系统集成,将学习与调查研究有机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发现基层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用心聆听基层心声,把学习的成效聚焦到有效解决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上,聚焦到税费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上,打通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市税收营商环境再提升。
强化数据赋能,推动“智慧+服务”相融合。深度应用大数据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智能化服务途径。聚焦“精准退”,确保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主动甄别符合税费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量身定制“一户一策”政策礼包,精准推送给能够享受政策的纳税人。聚焦“零跑动”,持续推广非接触式办税。通过公布“零跑动”的办税缴费事项,推动办税缴费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零跑动”的新跨越。聚焦“智能化”,诉求响应更加及时高效。通过微信、徐税通平台等渠道建立业务互动群,采用“智能机器人苏小税答复+涉税专业机构人员协助辅导+业务专家兜底解答”的模式,帮助纳税人了解政策内容,解决优惠政策办理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及时响应企业涉税诉求,以更优质的服务为税收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精诚共治,推动“内部+外部”相融合。持续整合外部力量,规范对涉税中介机构的引导管理,发挥涉税中介机构在提升企业税法遵从、加强税企沟通、构建税收共治格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理顺税务机关、财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厘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将分散的监管职能集中化,避免多头监管或监管空白;探索各部门之间有效的合作方式,进一步完善信息交换机制,联合开展监督检查、信用评价、信息公示等工作。通过构建税收共治格局,涉税中介机构行业整体的专业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涉税中介机构更多地参与到税收治理中来,最大程度缓解了税费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营造了诚信纳税的浓厚氛围,用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高质量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