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滨海县税务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22 15:48 访问次数: 来源:滨海县税务局 字体:[ 大 ][ 中 ][ 小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2022年度,滨海县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历次会议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总局、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有力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依法治税思想自觉

一是强化法治思想理论学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和各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内容,经常性组织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信访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税务人员网络行为指引》等开展集中学习。不断增强税务干部业务能力和法治意识,组织全系统学习《民法典》,以“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为主题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组织全县税务系统267人先后参加多项学法考试,推动以考促学。依托青年干部学校开展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学习培训,提升青年干部的学法热情,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磨砺自己

二是明确贯彻落实重点。结合税务部门工作实际,制定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年度计划,明确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主线,以加强法治税务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着力营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税收法治环境,为高质量推进滨海税收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三是积极开展税收普法宣传。围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学法律 护稳定 喜迎二十大”“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周”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依托微信公众号、钉钉“智税通”等新兴媒体和“滨税通”专家服务团队进行政策解读,深入开展税法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拓宽普法渠道,增强普法宣教合力。持续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疫情房土两税困难减免”、“六税两费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地,通过线上精准推送、主流媒体刊登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主动服务群众,助力服务企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积极履行税收工作职能,增强依法治税的行动自觉

一是依法组织税费收入。坚决扛起“勇挑大梁”重担,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依法依规、千方百计组织税收收入。全年完成税收收入34.18亿元,同比下降5.3%。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4%,以高质量组织收入有力支撑了稳住经济大盘。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高质量维护留抵退税“一册三表”,每月超额完成市局留抵退税目标任务,累计办理留抵退税9.32亿元,出口退税1.82亿元,减税降费5.55亿元,缓税3.36亿元。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监控,重点关注非接触式办税比例,及时提取24项高频办税事项数据进行重点分析,并明确专人整改。积极开展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迎查工作,围绕四类调查群体,依托滨税通专家服务团队组织开展税企恳谈会、“走流程、听建议”、组合式税费培训、“税收助力企业发展”主题月走访等活动。打造“滨税通”专家服务团队,全年累计开展21次专项服务,涉及60余户;拓展“智能咨询培训”功能,依托钉钉平台发布自制政策微视频7个、操作手册和课件8份。

三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全面落实《税费征管职责清单》,分中层干部、税费业务辅导员、青年税干三个层次开展《职责清单》和《工作规程》学习培训,确保看得懂、易操作。全力提升5C监控评价质效,系统分析相关指标落后原因,指导分局落实提升举措。全面做好电专推广,电专核定比例达99.35%,开具户数和份数实现双达标。坚持把防风险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做好木材加工行业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纳税人核查,全县46户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纳税人全部取消收购资质。开展粮油购销和粮食加工企业政策解读和发票规范专题辅导,着力防范发票风险。加强税收外资分析结果运用,重点突破非居民税收股息红利预提所得税管理。与县残联共同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形成残疾人用工企业监管合力。夯实税种部门风险防范部门管理责任、主动分析排查风险,按月形成《货劳税及增值税发票监管分析报告》和《所得税及财行税监管分析报告》。滨海县税务局在全市税收风险应对优秀案例评比活动中取得第一名成绩。大力推进税警合作,联合开展打击“新办快注销”企业、残疾人用工企业等虚开发票行为专项行动,全力争取突破“3.05”专案。

(三)建立健全税收制度建设,切实增强依法治税制度观念

一是规范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行为。严格遵守税收方面有关权限、规则、程序和监督管理等规定,做好文件清理工作,加强对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建立健全登记、公布、情况通报等制度,实现对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有限管理和监督。经前期的清理,滨海县税务局基本完成了对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二是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县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税务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制定依法治税例会制度和议事规则,定期召开依法治税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真听取依法治税工作汇报,有序推进法治税务建设重点任务,积极指导、参与重大税收执法活动。不断创新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法律顾问1人。严格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对税款征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重大案件审理等重大执法决定全部通过党委会和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研究并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三是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树立常态化法治理念,严格贯彻落实《江苏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江苏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长江三角洲区域申报发票类税务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遵循处罚法定、公开、公正、合理原则,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不越权或者擅自作出处罚决定,确保同一类案件同一执法标准。推行柔性执法落实首违不罚。严格按照新《行政处罚法》以及上级局疫情期间管理办法要求,对疫情期间产生的未及时申报、未及时报送资料等情况实施“首违不罚”,2022年实施“首违不罚”近千户纳税人。严格执法资格管理。全面实行税务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县局2022年在全国税务人员统一执法资格考试中实现考试通过率100%。加大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力度,2022年公示行政许可4619条、行政处罚4530条、一般处罚6条;规范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完善约谈室,采购执法记录仪等,规范音像记录存储,全年累计使用执法记录仪70次、约谈室44次、执法全过程记录92次。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修订完善《国家税务总局滨海县税务局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重点任务清单》,细化部门责任,强化程序意识,做到依法行政。设立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资金,为普法宣传活动、普法设施配置、普法资料订阅提供了保障。下发案例汇编,开展以案释法,切实提高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项业务的能力。

(四)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不断筑牢依法治税安全防线

一是规范开展内部督查工作。坚持严管厚爱原则,持续开展内部督查工作,通过系统内控监督平台和局党组的任务下派,开展了多次专项督查,严格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2022年上级推送疑点530条,实地督察1次。发现问题169条,自主发起168条,移交稽查1条。补退税款0.41万元,补征税款341.90万元,其他更正申报等11993.54万元。同时,按月按比例开展增值税留抵退税抽查复查工作,抽调10名业骨干组成核查小组,先后对46户纳税人开展案头审核,发现问题2户,及时整改2户,涉及税额分别为1681.81元、109240.96元;2022年累计追究7人次税收执法过错责任,有效发挥了监督制约作用,防止权力的滥用。

二是自觉接受外部监督。积极开展纳税人满意度测评,畅通举报电话、12366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方便纳税人投诉、举报、反映问题等,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和纳税人关切的问题,依法保障纳税人的监督权利。2022年处理12345工单219件,受理纳税人来信来访23件,12366平台处理投诉0条、举报86条。积极迎接国家审计署济南特派办针对江苏省税务系统专项审计工作,做好指出问题解释或解答,顺利通过2022年度外部审计迎查。

三是完善权利救济机制。完善税务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加大公开听证审理力度,增强行政复议的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注重运用调解、和解的手段化解征纳争议纠纷,全年未发生行政复议案件。规范执行行政诉讼案件应诉机制,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认真树立答辩内容,制作答辩状,做到答辩形式规范、说理充分、依法收集证据,做到职权依据明确,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全年成功应对1起纳税人诉政府信息公开案件。

二、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今年以来,虽然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工作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建设工作还不够全面,虽有相关的制度进行了建立,但仍然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税务干部的法治思想和法律素养仍需提高,在进行行政执法过程中仍存在粗暴、简单化的行为,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重点加强辅导和教育;三是普法工作仍有提升的空间,需要创新普法形式,让普法效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落实到观念中去。

三、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推进税收服务节点化。进一步落实落细工作任务,确保完成全年的收入任务。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恪守依法征税底线,坚决不收过头税,合理把握收入进度和节奏,圆满完成全年的税收任务。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工作,科学处理好减税降费和组织收入的关系,不折不扣地把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推进税收程序标准化。坚持“回头看”,对各项税收行政执法工作定期开展案卷评查,积极查找日常执法存在的风险点,及时发现、迅速整改、重点辅导、防微杜渐。推进“三项制度”,加强使用执法设备,推动全局税收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行政执法公示,推进公示的时效性;加强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从源头上避免“制度陷阱”。

(三)推进纳税服务便民化。推进“非接触式办税”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导税咨询等服务制度,积极推行网上预约服务、涉税宣传智能化,进一步推广电子税务局,完善全职能社会化服务模式,引导纳税人涉税业务“网上办”,持续提高电子税务局网上综合办税率,降低纳税人成本负担。

(四)推进内控建设常态化。完善内控工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内控监督平台等系统的作用,认真履行风险防控核查任务,仔细排查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提出督查建议,做好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

(五)推进税务队伍专业化。规范税务执法资格管理,重视税务执法资格考试,提高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抓好干部职工法制教育培训,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制度,加大税务干部法律知识培训,通过案例的方式提高税务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法治审核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六)推进普法阵地多样化。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多类别开展政策宣传,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对相关的政策进行解读,深入开展税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拓宽普法渠道,增强普法的宣教合力,让普法活动得到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