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29 14:12 | 来源: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2022年,区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进一步深化税收征收管理改革的意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江苏方案、省局“50条”、市局政策法规工作要点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精神和2022年工作要点,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聚力提升南京“首位度”,推进江宁高质量发展。以全面依法行政为主线,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政策执行统一、优惠政策落地、执法行为规范、征纳纠纷有效化解等突出问题。现将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依法行政领导体制机制,有力履行组织领导职责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依法治税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强化学法、优化执法、深入普法,通过在税收实践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依法治税水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利用全面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前学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会议和科务会,组织30余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实增强全局干部法治意识,提升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的自觉性。区局坚决贯彻“谁执法谁普法”的理念,结合宪法宣传、减税降费政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政策宣传等重点工作,将普法的触角向社会延伸,通过制作图文、动漫、小视频等多种新媒体产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开展“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活动。
(二)加强党对税收法治工作的领导。发挥党委领导下的全面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作用,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税收法治重大问题,一体推进依法行政的规划部署、组织推动、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2022年共召开全面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4次,审议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2022年法治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审核工作的意见》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工作办法》等文件。
(三)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专题办公会等各议事协调机构的集体议事职能作用,强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凡“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必须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凡是区局签订的合同均需通过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方能签订,2022年全年通过审查合同共计60份。同时,将是否严格履行决策程序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中,通过严谨的法定程序确保行政决策内容合法合理。强化法制审核,根据税务系统关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工作要求,让“三师”业务骨干参与到法制审核始终,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发挥业务骨干队伍专业特长,全年共对2类事项2户次纳税人的执法决定实施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
二、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力推进重要措施落实
(一)深入推进“三项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三项制度。严格落实总局、省局、市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事项,结合区局工作实际,制定区局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工作办法》,以问题为导向,梳理重大税收执法集体审议事项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进一步提升执法音像记录仪和约谈室的使用效果,将现场执法、风险应对的约谈等重点环节纳入音像记录范围。结合政务公开工作,全面主动做好执法信息公示。今年以来区局行政执法公示平台共公示税务行政许可4685条,普通程序处罚25条。执法全过程记录存储视频记录206条。
(二)高质量服务地方发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托政策服务团队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税收政策支持。开展民营企业走访活动,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对5户拟上市企业一对一明确税收服务专员,畅通沟通机制,建立一企一台账,帮助企业妥善处理上市过程中遇到的税收问题。深挖税收数据,开展税收新政效应评估和综合性分析研判,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三)规范税务行政处罚及裁量。严格按照裁量基准实施行政处罚,2022年共实施处罚2044户次,其中普通程序处罚25户次,处罚金额16500元,简易程序处罚2019户次,处罚金额310400元。严格落实首违不罚操作指南,2022年共实施首违不罚2577户次。因疫情免于处罚317户次。积极参与电子税务局逾期申报简易处罚套餐试点,现已全面上线,共计处理处罚业务1158户次。
三、加强精诚共治,强化税务权力制约和监督,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拓展与法院等司法机关的协作范围。继续深化税收司法协作,与区法院、开发区法院、开发区检察院在工作重点事项取得突破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上半年向区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一起,追回误退留抵退税款80余万元,该案例经验做法在总局《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简报》第189期刊发。进一步理顺债权申报和税收管理相关工作模式,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2022年共申报破产企业债权26户次,申报债权金额392万余元,实现债权金额3180余万元,破产过程中实现破产费用2096余万元,开具发票8份,解除非正常户4户,实现破产注销10户,提起债权确认异议1起。报送的课题《破产程序中的涉税法律问题》入选市法学会研究课题。
(二)贯彻落实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开展年度执法督察工作,通过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察等方式,促进区局日常执法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切实推进“一案双查、以案促改”,督促税务人员依法依规履职尽责,推进落实执法责任制,严肃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三)加强法治人才培养,注重人才兴税。鼓励广大干部考取“三师”资格以培育专业人才团队,逐步形成以税务机关具有专业资格的人员为主体、吸收社会律师参加的税收法治服务工作格局;强化法律顾问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等各类专业人才在法律事务咨询、涉税争议处理、信访案件处理等依法行政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2023年,区局法治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全面依法行政为主线,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应收尽收,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总局税务执法“四个网上”的要求,用数字化方式推进科学精确执法,全面规范税务执法行为的问题。一是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执法事项清单和执法流程图,实现执法事项网上流转全覆盖。二是规范执法全过程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尝试全天候、全过程、不间断的执法活动录像记录,对执法活动实施在线实时远程录像监控,实现执法程序全环节网上流转、全流程同步留痕。三是拓展线上执法事项办理范围,如债权申报、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事项,联合信息中心开发债权申报、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流程小程序,将机外流转执法事项纳入机内流转范围,固化填报格式,确保执法操作标准化、高效化。
二是积极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强化司法协同,主动积极作为。在保障法律文书执行和税款及时入库、破产企业涉税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集聚共治合力,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解难题。与法院、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建立信息联络机制,开展常态化、制度化数据共享,依法及时获取涉税费信息。
三是加强内控信息化建设,防范执法风险。按月筛选疑点信息进行核实,开展常态化的内控工作,实现执法过错事前预警、事中阻断,严格对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进行过错认定和责任追究,防范税务执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