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动力”激发江苏民企“敢闯”澎湃动能
发布时间:2023-04-09 15:20 | 来源: 交汇点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 |
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苏税务部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政策落实”和“便民服务”上持续发力,为江苏民企敢闯、敢干注入强大税动力。
——十年磨一剑,耐得住寂寞在“一条道”上走向光明,是江苏民营企业骨子里独有的韧性。从一家村办纺织厂成长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盛虹集团用三十年证明了这一点。
当谈及盛虹集团成长历程时,全国人大代表缪汉根表示:“精准‘落袋’的税收优惠,给予了集团‘真金白银’的支持,让企业放开胆子进行研发投入,从而在新材料领域取得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速了企业‘智造’升级。”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税收优惠政策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江苏民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逐渐走出了一条“破局出圈”的“加速路”。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创全极耳叠技术,动力电池装车量稳居国内前三;扬子江药业集团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中心”等平台布局大健康产业,荣获“全球卓越绩效奖”;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专注科技创新,顺利攻克光刻胶“卡脖子”技术;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建筑成为全国第一个“绿色+健康建筑”双三星标识项目,被住建部评为“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江苏中天科技集团承担80多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获得87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授权……税收优惠的“关键变量”正在成为赋能民营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系列税费政策引来了‘资金活水’,提振了企业敢闯敢拼的底气。”接过税务部门送来的“税费优惠”年度清单,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志伟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税费红利直达快享,产业发展加速“起航”。新年开局,江苏42条政策新鲜出炉,江苏民企迅速掀起拼外贸、抓商机、抢订单的热潮。“有了税收政策的支持,企业产能加码、全线投产的底气更充足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强众说道:“2022年,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公司办理出口退税1.08亿元,实现了资金快速周转,让公司产品顺利‘出海’拓市场。”
随着税惠政策不断从“纸上”落到“账上”,市场主体纷纷在国际市场上开启“跑步入场”的模式。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款产品性能指标从“国内领跑”向“全球领跑”迈进;江苏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多家海外子公司,员工、服务本土化让精创产品更加贴近国际市场,更具品牌竞争力;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日本、德国、美国设立3个研究所,在德国、加拿大、美国等地建立6个工厂,未来还将继续拓展……
企业“走出去”不仅要“轻装上阵”,更要“无忧远行”。拿到税务部门送来的“‘走出去’税收指引”,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表示:“税务部门为我们设立专席联络员,实现了税企的无缝对接,帮助企业及时享受税收优惠,有效解决风险疑点,为企业扬帆海外解决了后顾之忧。”
——产业“开花”,乡村“蝶变”。跟随着便民办税“春风”,从黄海之滨穿行至长江之畔,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在江淮大地徐徐铺开。
在宿迁,全国人大代表、宿迁市渔樵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姚路路表示:“税务部门量身制了专属服务方案,线上随时解疑,线下定期辅导,实现开票、申报、享惠‘一站式’服务,打消了因财税知识不足,在销售农产品、创办企业时所产生的顾虑。”
在淮安,全国人大代表、盱眙县业盛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叶红说:“借着税收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的‘春风’,我们合作社抓住机会快发展,走出了一条生产、加工、销售产业融合的路子,成功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点绿成金的思路打开,生态优势转化为了产业优势。走进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长江村,一股现代化气息扑鼻而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党委书记李洪耀介绍道:“得益于国家续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企业的税费支持政策,昔日贫穷落后的江边渔村,如今已成长为‘全国文明村’‘中国经济十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