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江苏】 南京税务:坚持唯实求真 破解发展难题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税务力量
发布时间:2023-08-17 16:06 | 来源:新华网江苏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科技型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先行者、主力军和排头兵的重要作用。南京税务部门坚持“大局所需、调研所向”,立足南京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构想,围绕“税收服务南京科技自立自强”调研课题,落实领导班子调研“五项行动”要求,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推进调查研究,推动成果转化,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赋能科技企业扬帆起航。
抓好调研“先手棋” 走深走实找问题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南京连续4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8,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第2,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五年来,南京高新技术企业从3118家增长至906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税收322.9亿元,税收贡献度从9.7%提高至13.2%。但由于科企研发投入高、生命周期长、经营业务复杂,税收服务也面临许多挑战。
为“解剖”好科创企业这个“麻雀”,确保调研各环节有声音、有反响,南京税务部门问计破题、会商论题,建立“局领导+机关科室+分局所”联合调研机制,联络发改和科技等部门落实南京市委“共学共进”行动项目,开展科技企业“问需求 优服务”座谈调研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志愿活动,精心梳理分析调查、由表及里摸到问题症结、找准解题切口。
目前,南京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47家。作为创新研发生态的“强引擎”,南京税务部门高度关注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建议。调研组立足“科技企业需要什么”“税务部门能做什么”,赴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时了解科企在供应链、研产销流程、新业务新市场等方面逻辑勾连性信息,尽可能减少税企间的沟通错位,提高信息有效度。
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调研组开展嵌入观察和理论验证。比如,有专精特新企业反映政策优惠多为普惠式政策,缺少专项税费优惠,期盼在技术研发方面给予更多专项扶持。南京税务部门围绕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6方面79项任务加强政策落实,编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为在宁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专题政策宣讲。
南京税务部门探索建立调研全流程管理机制,细化调研安排,强化系统观念,对标对表找差,已查找搜集了科企在政策落实、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大类10方面问题。
聚焦发展“关键点” 有的放矢答真题
南京税务部门将“准”字放在首位,立足经济企稳回暖的关键期,紧跟税费政策落实各环节,注重调查研究前后接续,思创新之策、聚才之方、社会之需,以融合创新的视野方法精准解题。
作为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生物医药产业正迅猛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拥有生物医药领域规上企业775家,独角兽企业4家,创新活力澎湃强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8.5亿元,截至目前已过评产品达32个……为找准税收助推转型升级发力点,调研组走进创新研发方面较为活跃的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开展“显微镜”式调查研究。
“研发过程中涉及费用、成本的主要节点在哪里?”“涉及差错调整的主要环节在哪里?”座谈会上,面对调研组精心设计的细分问题,企业财务负责人张伟边想边答,很快罗列出许多平时遇到过但只顾“头痛医头”无暇深入研究的情况。边答疑、边辅导,调研组围绕“财政性资金用于研发是否纳入不征税收入”等疑点问题,开展“跳出研发看研发”的全局视角“大辅导”,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机制,多维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助力发展,服务为先。南京税务部门调研的脚步循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出台的鼓点落入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的提升和享受时间的提前为企业‘减负松绑’,已经落袋的5807万元‘真金白银’,让我们研发的动力和底气更足了。”企业税务主任徐小苏手握政策红利账单激动地说。据悉,公司首次实现核级钢衬里安装高效智能MAG焊应用“零”的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政策红利提早兑现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改革的力度和服务的温度。南京税务部门通过对服务资源、业务事项和岗责流程的集约化、扁平化改造,构建集数字化税企服务智能平台、智能语音电话、智能短信为一体的“税务沟通三通道”,实现政策信息实时贯通,在“与时间赛跑”中写就一份“数据赋能”的高分答卷。
汇智聚力“谋良策” 真招实招解难题
研究提出可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是调查研究的题中之义。南京税务部门聚焦撬动优质营商环境这一发展关键动能,充分发挥调研察情示警、创新解难作用,全力推动调研成果迅速有效转化。
南京依维柯公司是一家正“奔跑”在智转升级路上的潜力企业。“我们要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希望税务、科技部门建立有效合作机制,精准解决‘判定难’‘育种难’问题。”在调研过程中,企业税务高级经理潘珂结合实际提出需求。
边调研、边摸索,在座谈会现场为企业提供详细解答后,调研组联合科技部门,构建大数据模型为企业画像,精准定位潜在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提高选户精准度。同时,积极向高新企业认定协调小组建议,统一评审要求,完善复评制度。“税务部门主动了解我们的需求,高效解决问题,这对企业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潘珂说道。
调研成果的转化,也体现在谋深且谋远的分析实践上。着眼世情、吃透税情,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产业链提升”等重大战略,南京税务部门深入企业协会发放科企调查问卷,完善“数据分析联盟”机制,建立与环保、发改、工信等部门常态化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打造“税眼看南京”高质量分析产品,实现案头分析与实地调研相辅相成,数据特征与调研结果相互印证,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助力精准招商。
南京税务部门将紧抓当前、抓好当前,做实做细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以学促干发挥、拓展提升税收职能作用,以扎实务实的作风推动税收改革发展,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落实落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用好用足税收大数据打造高质量分析产品,更加主动服务南京产业强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强链补链延链,为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