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赋能非遗产业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3 14:34访问次数:来源: 光明网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近日,“贾汪真旺”自卖头品牌发布会暨徐州市贾汪美食品鉴活动在徐州中心商圈成功举行,现场人头攒动,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品尝、购买。在当天活动中推出的汴塘煎饼、素火腿徐州山楂糕等市级非遗产品也成功出圈,备受市民的追捧。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贾汪区税务局主动对接非遗产业化发展需求,落实税惠政策,聚焦精细服务,为非遗产业发展注入“税动能”。

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发挥汴塘煎饼文化辐射,把独具特色的乡土资源拓展为农旅融合特色产品,先后创立了汴塘煎饼坊、汴塘煎饼展销中心和汴塘煎饼非遗体验馆,走上了产业兴村、产业富民的道路。如今,薄薄的一张煎饼,形成了一个产业链。目前,汴塘煎饼在贾汪城区设有15个销售点,全镇煎饼年产值可达1400万元。

谈到煎饼的发展,汴塘煎饼坊负责人深有感触,“小煎饼能变成大产业,离不开税务部门一路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近期出台的延续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对我们来说真是很大的惊喜,这意味着到2027年12月31日,我们都可以一直享受该项政策,给我们生产带来极大信心。”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企业享受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减免金额11万余元。

贾汪素火腿加工技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对非遗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某生产素火腿的公司总经理说道,“今年上半年,我们就享受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等优惠累计21万余元。我们把这笔省下来的钱投入到研发中去,加速了技术改进,特别是真空杀菌技术的突破,为发展定量包装素火腿夯实了基础。”

如何让非遗可持续传承?产业化发展是一条有效路径。贾汪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加强对非遗产业涉税业务指导,完善“一企一策”管理,争取第一时间将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助力非遗产品走向市场。

徐州某食品有限公司创新“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直接提供灵活就业岗位超过200个,带动周边1200余户农民发展优质山楂生产,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为村民拓宽了致富路。

“今年以来,我们享受税费减免约2万元,这是实实在在送到手的优惠!有了税务部门的支持,相信我们更能把美食技艺与传统文化给传承好、弘扬好!”该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王凤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