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江苏海安:“税引擎”助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8 10:12 访问次数: 来源:光明网 字体:[ 大 ][ 中 ][ 小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新材料产业作为江苏制造强省建设的基础性产业和高新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安作为国内知名的“锦纶之乡”和“磁性材料之都”,新材料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海安市税务局紧盯新材料产业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新材料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

聚焦“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专门从事光学膜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东材新材料常务副总经理程凡宝介绍说,公司2021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公司获得了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将资金全部用在新品研发上。

“东材新材料的发展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企业财务负责人赵学伟用一组直观的数据展示了税收对企业发展的助力——2022年,东材新材料获得增值税留抵退税款7700余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2000万元,今年又获得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近4000万元,更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提前3个月在7月享受了900余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他介绍,今年,公司除了继续投入新的生产线外,还将谋划拓展国外市场,期待未来获取新的突破。

为助力新材料企业创新发展,海安税务部门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络机制,定向推送优惠政策,实行“一对一”跟踪辅导。一项项支持创新的税惠政策落到实处,一批批科技创新成果让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新优势。

海安浩驰科技有限公司是2022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提到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浩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兴明同样颇有感触。近年来,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范围不断扩大、力度不断提高,2022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达2000多万元,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增强了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底气和信心。

余兴明介绍,2022年7月企业对接了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双方共同研发零能耗智能降温薄膜,构筑智能变色、降温、自清洁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功能性窗膜,打破了海外品牌汽车窗膜领域自清洁可降解控温薄膜技术封锁,并通过专利技术许可等方式,共同培育高价值专利,同时利用双方各自优势开展合作,加快推进高科技成果转化,院企双方联合申报并获批南通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年该项技术被列入江苏省关键性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优良的营商环境和税收服务大大提高了我们在海安扩资增产的吸引力,有力助推了企业发展。”余兴明说。

下一步,海安税务部门将持续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全力推进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完善各项服务举措,助力新材料企业茁壮成长、蓬勃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