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话税收 税惠赋能助力百年恒顺酿出“新味道”

发布时间:2024-03-14 17:17 访问次数: 来源:江苏经济网 字体:[ 大 ][ 中 ][ 小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以往都是线下开展‘打酱油’活动,今年线上也能参与,我感受到特色民俗的文化范围。”参加恒顺酱醋文化节的镇江市民张先生表示,阔别三年的“打酱油”线下活动在今年恢复,带来了别样的体验。

“不打酱油不过年,打了酱油过好年”。恒顺“打酱油”的习俗已经延续47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每年到过年之前,恒顺会回馈市民,以低于平时的市场价格来供应酱油。今年恒顺“打酱油”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全国23个省44个市设立分会场同步进行,开展打酱油体验活动,让全国人民共同分享醋都人民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一年又一年的“打酱油”中承载的是百年“老字号”的岁月沉淀。1840年,恒顺以糯米为原料,酿造出了闻名遐迩的“百花”酒。因为酒的产量直线上升,酒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问题。开业十年后即1850年,恒顺开始利用酒糟加入谷壳发酵,酿制香醋,恒顺进入了酒醋同制的时代。

“解放后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我们走上创新之路:建起香醋大楼、引进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将计算机技术引入传统酿造行业等等,通过一系列变革,我们成功实施了调味品行业‘机械化、管道化、流水线’的产业升级,建立起了传统酱醋的现代生产模式。”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杭祝鸿对恒顺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

在他的带领下,笔者走进了恒顺智能化灌装制醋车间。“我们引进先进的德国克朗斯罐装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将计算机控制引入食醋生产流程,打造智能化灌装车间,机器人卸垛、空瓶检测、清洗等20多道工序,全部实现智能化控制。目前,全自动高端醋灌装线每小时可完成3.6万瓶醋的灌装,产能增长了近50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醋的质量安全。”全国人大代表、恒顺制醋间主任林田中在沟通中说到,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税费优惠政策,让企业更加放心地加大研发投入,恒顺醋业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正在加速孵化。

据了解,2023年该企业仅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企业所得税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超过1000万元。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强大‘税动力’。

生产技术环节的创新只是“老字号”不断蜕变,迸发新活力的一个侧面。研判整个调味品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坚持“做深醋、做高酒、做宽酱 ”产品战略方向,不断开发、升级和迭代新产品才是恒顺走出的突围之路。

传承“百花酒”古法酿造工艺,开发出“百花 ”系列健康型高端黄酒;创新研发系列代表性复合调味料,推出红烧肉、酸汤肥牛、 回锅肉等口味调味料包;以醋为媒,陆续开发了醋冰淇淋、醋糖、花醋饮、醋饮料等多元化醋产品,2023年,每日花醋还获得了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老字号’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企业现在的转型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林田中向笔者反映,丹徒区税务局根据税费政策制定“一策一方案”,以“数据+规则”驱动理念靶向定位、精准推送,用“管家式”服务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为企业强信心、添活力,注入了创新发展的蓬勃生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