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运河|淮安:大运河畔的千年古城
发布时间:2024-07-08 15:04 | 来源: 中国税务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说起大运河,就不得不提到古城淮安。淮安地处南北交会之地,依淮河而生、因运河而兴。近日,本报“行走大运河”系列报道组与中国税务出版社“运河税韵”大运河税收文化主题阅读活动共同走进淮安,带您了解这座古城的运河历史和税收文化。
悠悠千帆过 运河映古城
位于运河之畔、古淮河之滨的江苏省淮安市,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淮安依淮河而生、因运河而兴,也被称为“运河之都”。
从历史深处流来的运河水
“南船北马舍舟登陆。”这句话,道出了淮安被称为“运河之都”的原因。淮安——地处南北交会之地,是大运河连接淮河、长江、黄河的重要节点,南来北往的商人行旅途行至此,就要下船乘车北上,或乘船南下。凭借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淮安在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空前发展,留下了淮安清口枢纽、淮安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淮安双金闸、淮安清江大闸和淮安洪泽湖大堤5处世界遗产点。
“闸下溜塘深广,望之使人眼花。五月闹龙船,七月放河灯,一种繁盛之状,亦他处所未有。”这是《淮阴风土记》中对淮安清江大闸的一段描述。清江大闸始建于141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当记者行走在清江浦岸边,傍晚时分的清江大闸静静地伫立在河道之上,柔和的晚霞给她披上了一层薄纱,平添了一抹江南的温婉。不远处的石码头,早已不复往日的车马喧腾,河道中碧水幽静,似在娓娓诉说它曾经的繁华。
历史上,清江大闸是大运河淮安段漕粮运输必经的咽喉要道,不仅保障着北上漕船的顺利通行,还兼具调节水势的作用。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一心想北上讨伐齐国,但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靠陆运道阻且长,而吴国的优势又正是水军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当时长江与淮河之间并无水路可通,于是吴国利用长江与淮河之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开挖河道,贯通长江与淮河:从邗城出发(今江苏扬州),连接博芝湖和射阳湖,至山阳县末口(今江苏淮安境内)入淮河,淮扬运河由此而生。因以古邗城为起点,这段运河也被称为“邗沟”,是中国大运河的发端,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然而,水多有利,也有弊。历史上,黄河和淮河经常泛滥,淮安屡遭水患,邗沟河道淤塞。为抵挡淮河洪水,保障大运河畅通,公元200年(东汉建安五年),淮安修筑起有着“水上长城”之称的洪泽湖大堤。
千百年来,洪泽湖大堤不仅驯服了滚滚巨流,泄洪降渍,也灌溉了万亩良田。今天,当我们沿堤徐行,极目远眺,湖面烟波浩渺,古堤两侧遍植绿树,宛如游移欲飞的巨龙依水而卧,树影婆娑、湖水轻漾,洪泽湖俨然已是淮安市一道亮丽的景观。
到明朝初期,随着运河运量的增加,运河与淮河水位落差大、运船易遭覆溺的问题日益严重。为使运河水系更为合理,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时任朝廷总督漕运总兵官的陈瑄沿北宋沙河故道开凿了一条河道——清江浦,并在河上建了移风、清江、福兴、新庄四道大闸,以此控制水流,畅通南北漕运。其中,清江大闸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古闸,已成为淮安的标志性景观建筑。
南船北马造就繁华古城
随着大运河的兴建完善,与之相关的贸易往来、文化沟通等也随之发展起来。明清时期,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漕运事务的管理。
淮安既是运河贯通南北的关键枢纽,也是重要的漕运中转站。明朝中央政府便在淮安设立了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漕运总督署”,负责跨数省长达3000多里的运河漕运事宜,并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可谓是责任重大、关乎国运。如今,我们行走在总督漕运公署遗址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霜的建筑群里,仍然能从留存下来的部分石柱、石碑和门前的两座石狮中,窥见其往日威仪。
位于遗址北侧的中国漕运博物馆,则是全国唯一展示中国漕运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收藏有众多古代漕运文物,如陶船、铜船、银元、砝码等。这些曾经深埋于河泥之下的历史文物,是千年漕运发展的见证者,生动展示了中国古代漕运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其中,按比例缩小复原制作的漕舫精美华丽,制造漕船的过程在展馆中得以还原,不仅记录了漕运的发达,也映射出运河之都当年的繁荣。
中国漕运博物馆副馆长张驰介绍,明代迁都北京以后,北方大量的物资需求促进了漕运前所未有的兴盛,也为淮安带来交通、移民、商贸和税收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清代漕运最盛时,每天途经淮安的漕船就达6000多艘。为便于向大运河上往来的船只收税,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淮安板闸镇设立榷关,管辖区域达4万平方公里,征收的关税“居天下强半”,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成为全国最大的榷关。
淮扬运河在漕运之外,也是两淮食盐外销的主运道,因此这段运河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又被称为“漕盐运河”。说到淮安的发展,离不开盐业的发展。明清时期,两淮作为全国最大的盐产区,生产出来的食盐需要通过大运河向外运输,而两淮地区通江达淮、水网密布,大运河自然成为淮盐外运的主要通道。彼时的淮安,一度成为明清两朝的盐榷税务中心。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造就了“河下”这座临水向岸的盐商重镇。明清时期,淮盐外运沿线因为大量的船只及人员停泊、消费,催生出以运盐为主要特征的众多市镇,其中就包括久负盛名的淮安河下古镇。河下镇是淮北盐斤必经之地,大量淮盐在此囤积,不仅聚集大批盐商,也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商旅。由此而来的财富不仅为中央政府提供了庞大的税款,还被用于饮食、园林建筑、艺术、戏曲等消费领域,带动当地商业、服务业及文化的繁荣。
“运河之都”扬起文旅风帆
从最初邗沟的挖掘至今,大运河历经岁月沧桑。因运河而繁荣富裕起来的淮安,滋养了城市和百姓,孕育了开放包容的地域文化,也留下了丰富的大运河文化遗产。
今天,淮安围绕运河文化打造集遗产保护、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旅工程,仍在赓续着大运河文化。2021年,淮安擘画大运河百里画廊,从里运河文化长廊起笔,绵延125公里,汇聚了运河两岸众多历史遗迹和遗存,串起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板闸遗址、清口枢纽等遗产点,构建起淮安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河、景观河。
除了清江浦,河下古镇也是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古老的大运河造就了河下古镇的繁华,也哺育了一批文化名人,如巾帼英雄梁红玉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如今,淮安实施河下古镇保护性开发,建成“河湖相间、两街一坊”连片景区,延续了古镇古色古香的风韵。漫步于古镇之中,错落有致的房屋,满目的青砖灰瓦,尽显这座千年古镇独有的魅力。
淮安市税务局干部周其光是地地道道的淮安人,喝着从大运河引入的文渠水长大。从他记事起,日夜流淌的大运河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到自己的家乡,周其光深有感触地说:“我现在居住的地方距离大运河流经淮安城的西门段不远。西门外的淮安轮船站,曾是游子归乡的重要驿站。现在人们出行的方式多了起来,但大运河作为淮安人民的母亲河,有着厚重而绵长的历史,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淮安儿女,也书写了一页又一页的淮安史诗。”
岁月更迭,繁华依旧。大运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文脉的缩影,淮安的河流从历史深处流来,又源源不断地流向未来。如今的淮安,运河风景与文化图景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互交织,正在重现“运河之都”的繁华盛景。
淮安榷关的“时空记忆”
淮安的板闸镇,曾是淮安榷关所在地,因为数百年前的一场洪水而沉入水下,直到2023年被发掘出来,重又出现在世人面前。淮安榷关,设于明,盛于清,位于大运河畔,主要负责办理货船的查验、报关、收税等事宜。
“榷”字,古为“专营”“专卖”之意。“榷关”是指古代国家专设专营关卡,用以征收关税的机构,也称钞关。明清时期,全国八大钞关,其中七所都在大运河沿线。大运河是漕运系统最大通道和重要载体,明弘治年间,榷关征税系统正式从传统商税制度中独立出来。
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朝廷“令南京至北京沿河漷县、临清州、济宁州、徐州、淮安府、扬州府、上新河客商辏集去处设立钞关”,其中淮安为运河之咽喉,板闸为淮安之咽喉,出于地理位置的考虑,淮安榷关便设在了淮安的板闸镇。
广义的淮安榷关包含关(钞关)、仓(常盈仓)、厂(清江督造船厂)三个部分,关、仓隶属于户部,分别承担着关税征收、漕粮存储的功能;厂隶属于工部,承担修船征料的功能。淮安榷关是以板闸关为主体,连接宿迁关、海州关,以及上一铺、下一铺、清河闸、码头、高良涧等十八卡,最终形成了淮安榷关的“三关十八口岸”完整体系,最高时管辖的区域达4万平方公里,成为“天下第一关”。
随着大运河与漕运的繁荣,从明成化年间到清道光年间,全国通过榷关所征钞税占全国赋税的比例从3%增至11%,榷关因此成为了清代财政的重要支柱。
淮安榷关由于地处运河要道,税赋在全国榷关中稳居前列。以乾隆年间为例,淮安榷关每年征收关税30万—40万两银元,占全国漕运税收四分之一。仅乾隆初年,运河沿线临清、淮安、扬州、苏州四大榷关平均年税收50.5万两,其中淮关就达62.3万两,居于首位。
清中后期,随着黄河北徙,海运渐开,漕运逐渐废止,淮安榷关逐渐失去往日繁华,但它作为大运河文化中的瑰宝,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研究价值,依旧闪耀在中国古代漕运和税收的历史长河中。
晚清淮安关的一份奏折
在淮安即将建成的水工科技博物馆内珍藏着一件与大运河有关的历史文物——《光绪御批运河淮安关监督世序奏折》。这份奏折是晚清时期淮安关监督世序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六月二十日写给当朝皇帝报告榷关情况的奏折。奏折中奏明淮安榷关当年各种船料货税等征纳锐减亏短的原因,并与往年的数据详情作比较,列支明细及变化原因,是研究晚清运河漕运及榷税的重要文献资料。
奏折开篇言简意赅写道:明淮、宿、海三关当年征收的正税总额为25万两,盈余银为11万两,总计36万两。与淮安榷关鼎盛时期每年50余万两的税银收入相比,明显反映出光绪年间,淮安榷关已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迹象。
该奏折全长166厘米,宽度为21.7厘米,保存状态极佳,字迹清晰工整。在奏折的末尾处,可见光绪皇帝御笔朱批的“户部议奏”四字,尤为珍稀难得。奏折的作者世序,字以贤,是汉军正白旗人,历任上驷院主事、公中佐领、热河副总管等职位。其在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由上驷院员外郎兼骁骑参领出任淮安关监督,随后升为上驷院堂郎中。这份奏折正是写于世序担任淮安关监督满一年的时候。
从这份直接呈报皇帝的奏折中,我们不仅能看出淮安榷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还可以洞察淮安榷关在官员派遣管理、税科项目划分、税则厘定、税关运营及税银解发等方面所构建的独特制度体系,这对研究榷关制度与传统商税制度之间的区别具有重要价值。
淮安:大运河上的“换乘点”
——本报专访文史专家荀德麟
地处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是运河上的重要节点。这里曾演绎“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兴盛繁荣,如今正展现城水相润、流光溢彩的时代新貌。近日,我们采访了文史专家、苏州大学兼职教授、《运河之都》丛书主编荀德麟,请他聊聊大运河淮安段的历史与文化。
记者:淮安是大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运河之都”,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荀德麟:淮安,位于古淮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在大运河25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运河的重要节点,也是漕运枢纽。明清时期由于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双双驻节,漕船修造厂、常盈仓、淮北盐运分司都设立于此,使淮安成为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运中心、黄淮运河道治理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和盐榷税务中心。
当时,南来北往的人除了漕船、商船与少量官船外,都需要在淮安清江浦石码头换乘马车向北,或乘船南下,类似现在的换乘点,加上淮安榷关的设置,淮安商贾云集、百货山列,形成“淮郡三城内外,烟火数十万家”的景象。种种原因成就了淮安“运河之都”的特殊地位。
记者:大运河淮安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荀德麟:早在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时,淮安末口就是邗沟入淮处。到隋炀帝开通隋唐大运河时,在淮安境内的楚州城、泗州城设立了漕粮中转仓,令淮安一度成为运河重镇。宋元时期,由于黄河夺淮,黄河水倒灌到淮河的情况时有发生,淮安清口作为黄淮运河交汇处,不断淤垫,船只经过异常艰难。明朝便开始兴建清口枢纽,旨在调节水势以抵御水患。明代后期至整个清代,清口枢纽成为大运河上持续时间最久、设计最复杂、耗资最多的特大型水利枢纽。
可以说,现在的淮安大运河仍然处于内河航运之首,今天正在使用的三个水利工程,以淮阴三闸为中心的淮阴枢纽、以淮安三闸为中心的淮安枢纽、以高良涧三闸为中心的高良涧枢纽,就是延续了明清时期的清口水利枢纽。在本世纪初,新型的清口枢纽的运输量已经超过四条津浦铁路,目前年运量已达到4亿吨。
记者:交通的发达造就了淮安的繁荣,盐业的兴盛是否也对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荀德麟:古云:“天下盐利淮为大”,两淮盐税占天下盐税之半。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淮北盐产量高、质量好,在两淮盐税中占比很大。所以,淮安盐商云集并聚居于河下古镇,令河下古镇一度成为“富甲一郡”,不仅名噪大运河沿线,而且享誉中外。
河下古镇经济的繁荣,为当地文化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明清时期河下古镇迎来科举的鼎盛时期,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和12名翰林,有“三鼎甲齐全”之称。也因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文人辈出,被誉为“进士镇”“丛医镇”“园林镇”。而今,河下镇成为了游客云集的历史文化名镇。
记者:历史上,出现过哪些与大运河淮安段有关的历史名人?
荀德麟: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和明清时期淮安水利工程建设有着密切关系的明代首任漕运总兵官陈瑄。明朝以前,江南漕运沿运河抵达淮安后,须转陆运翻过河坝,再经淮河抵达清河,整个过程损耗巨大。直到明朝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既是漕运总兵官又是水利专家的陈瑄组织当地百姓疏浚沙河,开凿了清江浦,并在清江浦上由北向南依次修建了4道水闸。次年,他又在移风闸东南修建了板闸,五闸联合运用,调节水位,保障了南北漕运畅通。
运河的繁荣,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是在河下古镇成长起来的。《西游记》的创作一定程度上汲取了“运河之都”的人文精髓,从《西游记》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许多当地商业繁荣的产物,如邸店、客舍,还能感受到吴承恩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与其说他是个小说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思想家,他在《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的形象,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摆脱压迫、渴望自由的愿望,这也侧面表现出淮安人文底蕴的深厚。
记者:您认为大运河文化的主要内涵和特质是什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发展好大运河文化?
荀德麟:大运河文化应当说内涵非常丰富,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值得好好传承与弘扬。淮安作为运河之都,明清时期,外地商人在淮安建设的会馆就多达几十所,这充分反映了淮安这座城市汇通四方、包容天下的特质。
如今,淮安结合大运河文化发展现代文旅业,借助文旅产业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淮安,让更多人了解淮安、记住淮安。未来,我认为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等特点,进一步弘扬淮安的传统文化,打造好淮安生态水城、枢纽新城,依托丰富的资源让淮安成为热点城市、旅游名城,更好地把大运河文化传承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