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税惠春风润沃土 政策活水助丰年
发布时间:2025-03-14 15:46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 |
春染田畴绿,税润万物新。在灌云县广袤的田野上,一幅“政策赋能+科技兴农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税务部门聚焦特色产业、农资保供、农机升级等重点领域,精准落实涉农税惠政策、创新服务举措,为春耕备耕注入强劲动能。
一、精准滴灌 守护“金豆子”产业链
2月正是春耕备种的季节,灌云县大豆原种场大豆迎来了销售旺季,作为黄淮海高蛋白大豆核心产区,灌云县依托全省唯一的县级大豆原种场,构建起“种源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为更好地做好农资保障工作,税务部门创新建立“三单机制”:政策推送“清单式”、诉求响应“订单式”、风险防控“提醒单”,助力灌豆5号、中黄19等优质品种实现日均2.5万公斤的市场保供量。
豆丹养殖基地里,工人们正在为新建养殖大棚的投产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从2月底到4月初,新一年的豆丹养殖大幕即将拉开。目前灌云县已形成了集养殖、物流、贸易、加工、餐饮观赏休闲等多个环节完整的豆丹产业链,打造了全国最大的豆丹交易集散地。针对“大豆+豆丹”特色产业集群,税务专班开展“链式服务”:前端辅导企业享受“税银互动”优惠贷款,中端协助加工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后端畅通电商销售发票开具渠道。2024年豆丹产业线上销售额大幅增长,10亿级产业链焕发新活力。
二、智慧赋能 打造“新农具”生态圈
在南岗镇的麦田上,植保无人机正进行三维立体作业,单机日作业量达600亩;智能温控大棚里,物联网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环节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种植成本,大幅提升了生产效能,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灌云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积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税费管理措施,持续优化税费服务举措,从税务层面为农机行业“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24年落实农机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320万元;当前全县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70%,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98.33%;组建“税务+专家”团队,辅导12家合作社完成智能设备税务备案。
“得益于国家各项好政策,我们村现在规模化种植发展越来越好了,我们现在也更有信心继续扩大生产。经过税务人员的指导,享受了很多农产品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使我们更有信心扩大生产,今年,我们又购置了3台植保无人机。”灌云县某合作社负责人说。
三、服务升级 畅通“春耕路”供应链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春耕,灌云县税务局构建“三维立体”服务体系。在服务时效维度,开辟春耕绿色通道,实现48小时办结农资企业留抵退税申请;在服务空间维度,打造税务助农“垄间课堂”,税务干部走进田间地头,主动送政策、送服务,解读涉农税费优惠政策政策,手把手指导如何“扫码开票”;在服务精度维度,建立企业档案,实现一企一策,为重点农业企业提供全流程税务服务。
灌云的春耕图景展现出税惠政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下一步,灌云税务将持续深化“政策+服务”双轨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