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家税务总局张家港保税区税务局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4 15:53 |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张家港保税区税务分局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张家港保税区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国家的依法治国战略,紧密围绕税收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税。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1.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在融会贯通中把稳依法治税的前进方向。始终牢记政治机关属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将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贯穿税务工作始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第一主题”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充分发挥党委班子领学促学作用,组织各层级干部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进行深入学习,强化“答卷”意识、保持“赶考”状态,推进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2.加强党对税收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区局党委扛牢推进税收法治建设责任,不断加强党对税收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法治税务建设任务要求,持续强化税收法治工作队伍建设。2024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2次,举办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1次、轮训班8期,面向全体党员和干部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5次,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辅导2次,党委书记、纪检组组长、党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各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集中学习36次,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连续7年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100%。
(二)依法全面履行税收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1.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区局立足基层税源特点现状,守牢组织收入质量底线,开展70家重点企业的走访调研和税源分析,加强税费收入的分析预测,摸清全年税源底数,做到心中有数。持续运用数据比对、风险扫描、风险应对、欠税管理等措施,开展堵漏增收。风险应对任务入库成效增幅在全省地市局中排名前列。风控核查效能列全省第二,风险应对整体呈现“又快又好”的良好态势。
2、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深化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持续创新服务模式,确保纳税人、缴费人“懂政策”“会操作”“能享受”,有力推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持续为区街高质量发展跻身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贡献“税力量”。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持续推进良法善治
充分发挥依法行政领导体制机制作用。加强依法行政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每季度召开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执法队伍建设、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等法治建设重要事项,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工作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和统筹协调,使各项决策始终按照法治化程序运作,有力推进法治税务建设。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推行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1.持续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工作机制。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原则,深入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于重大税务决策、重要事项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均通过区局党委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等集体研究决定,持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按照议事规则进行集体决策,增强行政决策可行性和合理性。
2.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发挥好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作用,根据法制审核工作要求,拓展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在行政管理、税务执法、解决涉税争议等领域的参与力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在制度建设、决策论证、重大执法决定等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五)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持续推进行政执法质量提升。统筹做好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说理式执法、非强制性执法等工作。按照《张家港保税区税务局关于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任务清单》持续推进落实,明确具体举措,细化责任分工,稳步提升税务执法质量。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上线税务执法质量智能控制模块。
2.深化落实三项制度。做好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和税务执法音像记录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和使用,持续跟踪完成非正常户信息、欠税信息、稽查随机抽查事项、出口退税企业类别以及委托代征信息等事项的公示。
3.规范开展大要案审理。规范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协同合作,积极推进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说明理由制度,提升案件审理质效。加强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的痕迹管理,确保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过程可记录、可保存。全年受理稽查局提请的大要案6件,目前均已审结。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着力实现越是工作重要,事情紧急越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实施应急举措,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积极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重大税收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建设,着力打造“法治税务”。
(七)发扬“枫桥经验”,完善权力救济和纠纷化解机制
1.以诉求治理“小切口”,撬动税费服务能力“大提升”。升级完善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诉求反映渠道覆盖办税厅、12345、信访、总局网站留言、12366热线、征纳互动、ITS留言等10个渠道,健全分析、推送、办理、反馈、监督、考评的闭环管理机制,累计接收并解决各类诉求76件,其中涉及小微企业诉求37条。全年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事项。积极加强与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信访、公安、维稳、宣传等部门沟通配合,妥善应对重点企业涉税问题,舆情平稳未发酵。
2.联合张家港市税务局牵头设立了张家港市社保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中心,通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部门主责作用,建立联合会商制度,构建多元化解体系,形成我市“协作互动、依法调处、分级分类、稳妥高效”的社保费争议处理工作模式。做到以“依法调处、多方联动、属地化解、及时高效”为原则,既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合法权益,又保障社会稳定大局。
(八)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1.制度建设完善,防范干部执法风险。扎实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按要求开展党委书记上党课、纪检组长讲《条例》和全员警示教育,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深化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定期开展“书记与青年面对面”“青年廉政座谈”等交流活动以及“八小时之外”微信定位监督,了解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筑牢干部监督“思想堤”。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全面起底问题线索,利用税收大数据开展监督检查,摸排可能存在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另一方面,区局统筹协调防范客观风险。从规范化的角度落实“新三定”方案,进一步厘清属地和专业税源机构职责,做好征管职能划转、管户调整和职责清单本地化工作,推动内设机构“扁平化”“实体化”,对部分职能相近的科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同时,聚焦重点企业、聚焦重大复杂事项,通过“团队+项目”模式,局领导统筹协调,全过程监督,确保重大复杂事项有人会、有人抓、有人跟、有人管,通过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防范执法风险。
2.内控监督强化,流程管控更加严密。按照总局“全面覆盖、全程防控、全员有责”的要求,完善内控岗位设置及人员绑定,督促推动内控主责部门排查内部管理风险,提前防范苗头性、倾向性的潜在风险。税收执法考评与过错责任追究子系统实现全年零差错。推进落实内部风险常态化、智能化防控新机制,推动实现风险“防控在日常、化解在平时”。通过任务统筹平台持续跟踪疑点指标的核查进度,对高频疑点提醒业务部门进行指标分析和原因分析,及时收集基层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向省局报送反馈,全年完成240条疑点数据核查。
(九)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智慧税务创新落实
1.持续筑牢征管基础。区局与苏州市局签署《区域税务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联动,凝聚合力,实现全面对接,构建发展的新平台、新机制。区局主动开发了行政办公软件、无纸化会议系统和数智员工系统应用,优化了WPS云文档信创产品,创新了“智链云文档”,设立了当前任务、智能产品运行、省局任务、中心动态、省局发文等九大模块,通过共享实时资源,加强了部门间的交互,实现了行政办公流程的透明化和标准化。
2、智慧税务提质增效。区局抓住人少事多的矛盾,从智慧税务的维度,围绕“用活智能产品,提升办税质效,开放数字思维”的要求,推动智慧税务纵深发展,探索促进基层税收征管、服务、执法效能的全面提升。区局依托大数据支撑,搭建本地税源监控平台,持续优化税源流失类监控指标。成立数据服务应用团队,明确智慧税务运营分中心牵头部门,加强对数据资源的深挖细掘、智能分析和融合共享,推广智能化改造产品18项,大大减少了税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二、2025年法治税务建设工作思路
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区局全体税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区局全面依法行政及法治税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2025年,区局将继续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巩固和扩大法治建设工作成果,实现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建强政治机关,强化党的领导与建设。立足区局党建工作实际,结合保税区、张家港市乃至苏州大市本土的党建资源、特色文化,深入挖掘亮点新意,深入领会、科学运用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区局工作做出特色、做出成效、做出优势。
(二)加强组织收入,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严守依法征税底线,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确保税费收入量稳质优。不断强化与税种管理部门、税源管理部门、征管部门等部门间的横向协同,加强分析研判,摸清税源情况,把控组织收入节奏,确保税收实现可持续增长。
(三)聚焦防范风险,提升税收监管水平。始终牢牢守住防范重大风险这一底线,统筹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不断提升重大风险防控水平。探索引入智慧监管模式,强化重点领域的监管,推广应用一批智能化程度高、用户体验好的代表性产品,提升风险任务精确性和税收应对成效,确保风险可控。
(四)立足便民利民,打造税收营商环境“高地”。积极部署、狠抓落实,着力构建“网上、掌上、屏上、纸上、实体”多位一体的宣传辅导阵地,满足各类群体的使用习惯,努力在面上消除政策宣传的“盲区”,加快推广税费服务优惠政策,在不断提升纳税辅导精准度、办税缴费便利度和税收执法规范性等方面持续加力,促进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滴灌”,赋能民营经济“茁壮成长”。
(五)锚定激发活力,凝聚队伍力量。开展干部交流和轮岗,加快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和梯队建设,培养青年才俊、岗位能手和专业人才,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以跟班学习和轮岗等方式开展多岗位技能锻炼,有序推进干部的交流。分级分类开展领导干部、专业人才、专门业务和青年干部培训,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加强税收文化建设,凝聚“工、青、妇”等群团力量,持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