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春风暖 春耕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3-06 18:06访问次数:来源: 光明网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雨水过后,大地回暖,万象“耕”新。当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为助力全年农业生产稳健开局,连云港市税务部门精准锚定涉农企业和农户需求,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抓手,不断优化纳税服务举措,为农业生产注入澎湃“税动力”。

精心辅导,助力果蔬种植好“食”光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街道韩李村,位于旅游景点花果山北麓,东邻风景如画的太白涧旅游景区。凭借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韩李村近年来大力发展油桃、黄桃、山楂、杏子、李子、葡萄等特色林果产业,其中黄桃种植规模最大,每年桃花盛开和黄桃成熟的时节都有大批游客前来游玩采摘,韩李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黄桃之村”。每到春季,韩李村种植黄桃的果农便忙着清园、浇水、施肥……“以前我们经常因为不会开发票而‘忙上加忙’,自从税务干部上门辅导,手把手教会我们‘掌上办税’后,我们在手机上一点就能直接开票,省心又省事!”提起开发区税务部门的服务,果农李源赞不绝口。

在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家庭农场的葡萄园内,一棵棵葡萄树的枝桠已冒出新绿。据葡萄园主人谢师傅介绍,家庭农场不仅种植了葡萄,还种植了草莓、西瓜、甜瓜、各类蔬菜等绿色无公害产品,在这里不仅可以动手采摘果实体验丰收的快乐,还可以欣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当时我们遇到了产品滞销,损失严重,正好税务部门上门送政策,办理了小微企业减免税款五千余元。金额虽小,但带给我们继续坚持种植的信心很大。”谢师傅谈起税务部门的支持十分感慨。

合规运营,助力“海上菜园”紫菜飘香

连云港作为一座沿海城市,紫菜产业发展已有50多年历史。如今,紫菜已成为连云港沿海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和富民产业,也是连云港农业对外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在连云港市赣榆区,紫菜养殖和加工一直是当地的传统富民产业,江苏省约1/4的条斑紫菜产自于此。连云区海域肥沃的水质为紫菜生长提供了天然良港,紫菜产业也形成了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为解决紫菜加工企业“收购难、开票难”的问题,连云区税务部门推出定制化服务,与紫菜交易中心进行专项座谈,开展“线上申请+即时审批”并编制《紫菜加工企业税务操作指南》,明确初加工与深加工税率差异,帮助企业合规运营。“2024年,公司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1000余万元,税务部门围绕发票赋额调整、税费优惠政策等为我们送来‘政策大礼包’,让我们产业链条运行更顺畅了!”连云港某紫菜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先生说。

科技赋能,助力现代农业智慧春耕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农用植保无人机凭借其高效、智能、环保的特点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装卸化肥、直立起飞、空中“漫步”、喷撒肥料,手拿遥控器便可撒药、施肥、检测作物于“千里之外”。

在灌南县孟兴庄镇六胡村的一处麦田里,一架满载肥料的新型植保无人机正在为绿油油的麦子精准施肥。“现在200多亩地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完成施肥,效率比人工提高了几十倍。”灌南县农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农用植保无人机以其空中喷撒的作业方式,降低了农药、化肥等产品直接接触土壤的概率,有效解决了农药残留及土壤、水源污染的问题。”东海县某农机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春奎指着展厅里排列的农用植保无人机介绍道。

为进一步促进植保无人机等科技“新农具”的应用,灌云县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组建“税务+专家”团队,辅导12家合作社完成智能设备税务备案,从税务层面为农机行业“保驾护航”。2024年,灌云县落实农机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320万元,全县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70%,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98.33%。

连云港市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连云港市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三农”领域,不断优化税收服务举措,落实落细税收优惠政策,让税惠春风吹遍每一寸田野,为春耕生产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税务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