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13 16:17 访问次数: 来源: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 字体:[ 大 ][ 中 ][ 小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税务工作全过程,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增强法治理念、优化执法方式、规范权力运行、服务中心工作,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建设。现将开发区税务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一是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全年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会议、青年理论学习、专题培训讲座等为载体,认真学习领会、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结合税务工作实际开展交流研讨,自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推动法治税务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牢牢把握税务机关政治属性,扛牢推进税收法治建设责任,始终把税收法治建设和加强党的建设一起谋划、部署、推进和落实,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全面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在推进依法治税工作中的总体部署、统筹协调、组织推动和督促落实作用,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同共治、上下贯通联动的依法治税工作新格局。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依法全面履行税收工作职能

一是依法依规统筹财政资源。严格执行预算法和税收征管法,依法依规征管,应纳尽纳,税费联管,坚决杜绝违规预征,坚决防范和制止违规政策减免,科学平衡落实税费优惠与强化财政保障的关系。2024年统筹财政资源65.18亿元,其中税收贡献40.67亿元,同比增长13.9%;公共财政保障能力23.74亿元,同比增长20.4%,为支撑区域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坚实财力支撑。

二是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重点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精神,积极响应总局延续优化完善减税降费政策的决策部署,以问题为导向运行政策落实快反机制,及时高效回应纳税人缴费人关切,加强政策落实效应分析,服务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实现“政策找人”,主动提醒办理退税减税事项,2024年全区企业享受“六税两费”税收优惠19378万元;办理33户次增值税留抵退税69193.20万元;54户先进制造业企业加计抵减增值税9673.51万元;16户新能源电池制造企业申报享受消费税减免136840.28万元;1044户企业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3%减按1%优惠,减免增值税1635.29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三是聚焦热点注重调查研究。聚焦经济税收热点,依托涉税大数据资源,对标找差,盯紧经济要素变化情况,围绕区域重点产业行业发展,以更高站位开展税收分析工作。全年报送税收分析23篇,获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批示2篇,充分发挥以税咨政职能作用,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大局贡献税务智慧和力量。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强税务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贯彻落实总局发布的各项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税费优惠政策,提高政策执行确定性。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明确审核范围、统一审核标准。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定期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推进税务执法依据合法、统一和规范,抵制违规招商引资,坚决做到“三个不得”,切实维护地方招商引资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二是推进智慧税务创新落实。立足智慧税务建设,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全面推广数电发票,聚焦纳税人缴费人端、税务人端、决策人端的需求,做好全国统一规范的新电子税务局上线工作,稳步推广运行智慧办公平台,以技术革新推动制度完善和组织优化。通过优化“线上+线下”办税,在税费服务的便捷度上做加法,在办税缴费的时长上做减法。实现办税时间再压缩、办理流程再精简,办税服务厅平均等候时长1.6分钟,办理时长3.7分钟,各类退税平均办理时长压缩在1日以内,线上办税率保持在98%以上,位于全市前列。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持续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依法集体决策制度,建强首脑指挥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和局务会讨论重大行政议题会议制度,确保权力在法律和制度的笼子内规范运行。实行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成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委员会,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开展法制审核工作。同时加强合法性审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不断提高法治在行政决策中的参与度。

(五)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规范税务执法。2024年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100%,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和执法资格管理制度,做好轮岗轮训工作,打造效能税务,严格按照权责清单行使税务行政职权并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促进税收执法行为规范透明、程序正义。

二是确保公正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规享受和骗取税收优惠行为,围绕应享未享、不应享而享政策落实风险,充分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税源监管平台智能分析功能,切实提高风险应对质量,常态化做好疑点数据核查分析、整改反馈工作。全面落实长三角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在执法环节全覆盖,切实保护税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三是推行文明执法。积极运用“说理式执法”,落实告知约谈制度,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提出听证的权利,推行特定涉税事项说服教育、约谈警示、风险提醒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全面贯彻落实执行国家税务总局、长江三角洲区域“首违不罚”清单,2024年不予行政处罚437户(次),对纳税人容错纠错空间扩容明显,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容,让税收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六)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是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构建严管体系。借助内控平台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定期开展政策落实风险应对抽查、进项发票抵扣专项督察、二手车交易等专项督查工作,配合做好各类层级督察、外部审计工作。落实尽职免责清单事项清单,督察内部失职失责问题,2024年执法责任追究3人(次),让执法更加规范标准、监督更加协同高效、追责更加精准权威。

二是加强监督执纪检查。扛牢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的放矢,紧盯“反向开票”、违规招商引资涉税问题专项治理、“两高一资”出口应征税货物税收监管等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政治监督。主动发现问题风险,扎实开展出口退税领域、郁钧川案件等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深化“一案双查”和“双向倒查”,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规范“八小时之外”行为,实施饮酒报备制度,及时通报各类违法违纪典型案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三是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开展纳税人满意度测评,畅通公开电话、电子邮箱、12366等渠道,接受纳税人、缴费人投诉举报和反映问题。全面落实政务公开,依托执法公示平台、办税服务厅、市局官方网站等,将各项税收法律规章制度、行政执法人员、许可事项、行政处罚、欠税情况及时发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七)健全矛盾争议化解机制,探索“税务+”调解共治格局

一是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区局以“立足税收实际,注重立法精神、规范专业执法、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宗旨,扎实开展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应诉制度,以及相关典型案例的学习、教育,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推动规范执法、保障税收大局。全年未发生行政复议应诉案件。

二是积极预防化解税务争议。做好税法宣传、政策解读,增强税费政策的可操作性,尽量避免纳税人因政策信息不对等造成财务处理、申报出现错误、承受处罚等行政争议发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设立税费争议调解室,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管理科,针对矛盾多发的社保费事项专门协同人社、医保等成立了社保争议处置团队。针对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问题,加强舆情应对,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三是建立税务司法协作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健全税务与法院在税款追征、破产清算等涉税领域的协作,区局与区法院签署的《关于建立企业破产涉税联动协调工作机制的意见》,深化了企业破产涉税事项“司法+税务”联动,确保破产涉税办理更加有章可循、更加便利,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国家税收权益,进一步提高破产工作办理质效,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及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2024年开发区局受理债权申报44户(次),涉及税费3520.46万元、滞纳金38.35万元。

(八)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一是开展“一月一主题”学法活动。落实税务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统筹开展“一月一主题”学法活动,明确每月重点学法范围和学习形式,结合“税收宣传月”“保密宣传月”“宪法宣传月”“510”警示教育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用好学习兴税、考试竞赛等平台载体,组织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统筹调配,开展对应条线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培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加强税收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开展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及税费政策的宣传工作。组织青年干部参加区政法委和市局组织的法律宣传、培训讲座,从实体和程序上双管齐下,及时总结发现执法风险和管理漏洞,“零距离”接受法治熏陶,“沉浸式”感受法治与生活。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税务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是依法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各项督察审计、巡察工作反映的情况来看,疑点数据的出现折射出区局执法过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风险防范意识需要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化解矛盾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税务机关业务领域较为广泛,涉及法律极多,且法治工作岗位严谨性、细致性要求较高,目前开发区局具有法律背景或者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较少,还没有公职律师,税务人员业务水平、法治专业能力不能满足复议应诉法制审核工作需要。三是法治宣传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新媒体平台运用不够,亟须结合本地纳税人缴费人特点和地方工作实际,制发针对性更强的宣传辅导产品。

三、2025年度推进法治税务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开发区税务局将秉承法治理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以实际工作成效助推新时代法治税务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培训,深化法治队伍建设。坚持法律优先的原则,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拓展税收法治培训内容,参加司法实践锻炼,加强税务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建设税费争议调解团队,深入践行“枫桥经验”,提升行政争议化解能力和税务人员执法能力。鼓励青年干部报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挖掘培养公职律师,把取得律师资格证、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纳入法治队伍,培养法治后备人才。

(二)转变观念,深入推进精确执法。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税务干部依法行政理念,推动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持续推进税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华东区域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以及“首违不罚”清单,紧盯税收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及时总结提炼,增强法治能力,邀请上级专家指导培训执法要点,学习先进做法,出精品见成效。

(三)内控监督,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坚持“用数据、找问题、堵漏洞、防风险、增效能”工作策略,提升指标模型可靠性和风险识别精准性,把内控机制建设和开展执法督察作为加强自我监督的重要抓手,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全过程动态监控,大胆揭示问题,规范执法行为。深入做好监督成果应用转化,实现“查处一个问题、规范一个领域、防控一个风险”。在责任追究的同时,积极探索符合发展方向和基层实际的正向激励措施,鼓励执法人员履职尽责、积极作为,持续推进尽职免责清单落实落地。

(四)积极探索,创新税收普法宣传。聚焦办税缴费高频诉求、政策流程变化等,探索制作“场景式”宣传辅导产品。拓展精准推送服务场景,从“政策找人”向“税费政策+办理指引+服务提醒+风险提示”等全流程、递进式、差异化推送拓展。积极探索富有税务特色的普法宣传新路径,瞄准重要节点纵深推进普法宣传,加强税企网络互动,推动税务普法工作既“上云端”又“接地气”,开展有温度、有深度、有特色的税收普法宣传,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式税收普法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