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许光烈:强化“六基”
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效能税务体系
发布时间:2025-04-07 15:03 | 来源:中国税务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许光烈
税务总局党委锚定高水平建设效能税务的目标,部署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战略安排,是进一步深化税务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直面基层堵点难点和税费征管短板弱项的自我革命。
江苏省税务系统立足“大省税务新气象”定位,聚焦“强基础提质效,走在前当先锋”目标,启动实施“强基工程”和效能税务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争创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示范地,着力打造效能江苏税务体系。
高质量推动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率先落地见效
推动基础制度、基础流程提质增效,夯实依法治税的规则底座。健全重点领域制度供给,加强基础事项任务统筹,强化各类制度执行,形成风险分析应对、疑点核实化解与夯实征管基础的良性互动。探索新经济新业态等重点领域重点事项管理,运用数字化思维重构部分税费业务流程,下大力气破解制度不完善、口径不明确、流程不规范等问题。2025年,进一步提升省、市、县三级税务局集约化处理率,并加强权力事项监控评价,持续优化执法方式,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实现制度约束效能、流程运转效能双提升。
推动基础数据、基础申报提质增效,夯实以数治税的数字底座。全面实施税费征管数据质量提升方案,建立“采集有标准、操作有规范、过程有控制、结果有校验、反馈有改进”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下大力气破解税费数据不完整形成的监管“盲区”、数据不准确形成的监管“误区”和数据不会用、用不好形成的监管“雷区”,推行税源费源“智能评”、税费申报“智能审”。2025年,争取基本建成覆盖纳税人缴费人基本信息、行为特征、风险信用等多维度的数据标签体系,基本实现对各税费种、各类申报表核心数据的智能校验和风险提醒,指标有效性不低于70%,实现数据治理效能、申报管理效能双提升。
推动基础管理、基础力量提质增效,夯实从严治税的责任底座。加快建立与数字化转型相适配的税费征管岗责体系,深化省、市、县局税费服务、税收监管、税务稽查等工作集群建设,推动机构和编制资源向业务部门和基层一线倾斜。注重培养干部数字化素养、信息化能力,全面建设江苏税务征管质量评价体系,健全事事明责、人人尽责、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责任落实机制,构建“及时提醒、主动纠错、快速整改、跟踪问效”的征管质量提升管理闭环。下大力气破解政策管理、发票管理、风险管理、税费联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质量控制效能、资源配置效能双提升。
高水平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效能税务体系
筑牢征管基础,夯实效能税务的发展根基。以上述“六基”建设为基石,“面”上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条件下区域税费征管新模式,“点”上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重点领域税费监管新机制,加快形成一批示范性成果,夯实“基础数据准确可用、基础申报精准规范、基础制度适配完善、基础流程便捷畅达、基础管理精细高效、基础力量坚实有力”的税费征管基础体系,打造税费征管新样板。
增强法治保障,校准效能税务的价值坐标。把引导合规经营贯穿税费服务和管理全过程,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维护法治公平,正确处理坚持依法治税与服务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法治定力与激发市场活力的关系。持续完善“宣传教育、行政执法、法治保障、争议处置、过错追究、评估反馈”的法治链条,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推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切实提高纳税人缴费人遵从度和满意度。
强化数智驱动,激发效能税务的创新引擎。将深化新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管理作为重要支撑和有力牵引,深化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模型在税务领域的部署应用,全面优化税务领域数据治理生态。做精做优大数据“供要管用”机制,在标签、指标、模型、算法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高税费征管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政策推送精准率、事中监控阻断率、风险识别准确率,使海量数据资源和强大算法算力成为税务部门核心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
优化制度机制,畅通效能税务的运转链条。将各类监督检查、专项整治、日常管理中形成的经验转化为制度机制,加力提升制度有效性和执行力,不断把制度革新转化为治理效能。聚焦构建征管新模式,从制度规则、业务流程、岗责事项、操作指引、考核内控、激励惩戒等方面出台实施一批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基本制度规范。积极探索建设以系统上下强协同、优化岗责强执行、问题导向强监督、容错纠错强激励、减负增效强支撑、社会共治强合力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高效化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焕新干部队伍,打造效能税务的人才高地。将建设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人才队伍作为重中之重,面向效能税务整体战略布局,全面实施江苏税务人才“百千万工程”,即面向全局性重点工作,培养100名左右善于攻坚克难、引领作用突出的战略型人才;面向税费征管数字化转型需要,培养1000名左右具有较强数据应用能力的专家型人才;面向基层日常工作需要,培养10000名左右具有良好岗位示范效应的技能型人才。注重在重大改革任务、重点领域攻坚中淬炼干部,为效能江苏税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5年4月7日A2版。